Only the Music,追求完美沒有極限: 英國dCS原廠巡禮【全文輯錄自「MY-HiEND」】

Only the Music,追求完美沒有極限: 英國 dCS 原廠巡禮

Only the Music,追求完美沒有極限: 英國dCS原廠巡禮

Leo Yeh June 12, 2023 DCS, REPORT, 傑富音響, 原廠巡禮 FACTORY TOUR

 

今天專程特別來到劍橋,但並非是要參觀世界頂尖一流的學府劍橋大學,而是有更重要的任務,要前往造訪另一個世界頂尖的音響公司,沒錯,就是在High End數位領域的第一把交椅 – dCS。dCS全名為”Data Conversion Systems Ltd”,直接翻譯中文就是”資料轉換系統公司”,從1987年創立以來,dCS就致力於A to D、D to A,類比數位與數位類比之間的轉換,並成就多項世界第一,這樣優良的技術核心一直傳承到今日,始終如一。1987年,牛津的畢業生Mike Story先生與一群電子工程師,選擇在劍橋成立dCS,專門為航太公司提供專業的顧問服務,並很快以訊號的轉換技術聞名於業界,包括英國國防部都與dCS合作,設計軍方噴射機的雷達系統。

dCS就位於劍橋火車站的西北方,車程約20分鐘左右,如果要到劍橋大學,也是由這火車站出來走路約10多分可進入校區範圍,劍橋還有另一個火車站Cambridge North,就離得比較遠了,可別坐錯。於此同時,創辦人Mike本身就是個不折不扣、熱愛音樂的發燒友,Mike並結識了許多在錄音室工作的好朋友,便順理成章地想將自己所學運用在音響上,從此開啟了dCS的未來王者之路。1989年,dCS發表了dCS 900,為世界第一台24Bit類比數位轉換器(A/D),dCS最為核心與聞名的專利技術”Ring DAC”也就從誕生,dCS 900能將類比錄音轉換成更高解析的規格,其傑出的聲音表現受到許多知名的專業錄音工程師使用,獲得極大的成功。過了不久,dCS又繼續發表世界第一台24Bit的數位類比轉換器(D/A) – dCS 950,雖然是專業市場用,但由於表現太好,不少發燒友,尤其是日本,直接將dCS 950拿到自己的音響系統中使用。1996年,dCS首個家用市場音響產品Elgar 24Bit數位類比轉換器問世,正式跨足家用音響市場。礙於篇幅有限,關於dCS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我將放在這篇報導的最後。dCS 972,1997發表,世界第一部24Bit/96kHz升頻器(D to D Converter)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總部共分Ground Floor(台灣1F)、1F(台灣2F)兩層,1F主要為研發中心與音響室跟倉儲、2F為產品組裝、測試、包裝跟辦公室。隨著公司發展,dCS員工人數已從當初約10多位,大幅增加到50位左右,採訪當天約看到20多位員工,dCS有部份員工位於倫敦、美國與其他國家,有一些則是外出到協力廠商、一些採混合辦公模式在家工作。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提到dCS,就絕對不得不提”Ring DAC”,用最簡單白話的方式來說,”Ring DAC”就是100%由dCS,從無到有,從頭到尾,自己開發的數位解碼中心。現今市面上大多數的DAC或數位器材都使用現成的晶片,當然以現在的技術,這些晶片的效能與聲音已經都有一定水準,廠商也可省去自己開發的成本,但有優點就有缺點,那就是成也晶片、敗也晶片,使用現成晶片將受限於該晶片的規格,廠商能自己調整或升級的空間非常有限。而dCS的”Ring DAC”就完全不同了,每一個”Ring DAC”裡的元件都可由dCS的研發團隊設計與調整,擁有無限可能的潛力,自1989年以來,Ring DAC已經歷經多次的升級,目前最新的是2022年才剛發表的APEX版本,APEX問市後,所有現有的Vivaldi、Rossini、Bartók用家也都可以付費升級,不用更換器材,這也是dCS的一個理念,擁有dCS不只是一短暫的時間,用家持續都能享受dCS最新的技術與最好的聲音。除了硬體之外,dCS的軟體(Software)與韌體(Firmware)也不定期會有更新,只要沒涉及硬體更動,大都是免費提供用家升級。

dCS的辦公區域,最後方dCS Logo右邊的房間就是總裁(Managing Director) David Steven的辦公室,其他房間則是會議室及其他部門主管的辦公室,另外還有一間耳機系統的試聽室(dCS Logo左邊的房間),整個空間非常明亮整潔。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耳機系統是dCS近來重要的產品線,包括LINA三件式系統與Bartók APEX,採訪當天我也趁此機會仔細聆聽兩套系統,搭配Sennheiser HD820耳機,LINA是全面性的標準模範生,Bartók APEX聲音則較為類比活生一些。dCS 原廠巡禮 圖片

 

或許有人會有誤會,認為只要自己設計解碼中心就能成為像dCS一樣,做出世界第一的產品? 當然不是,這只是一個開始,就好比做菜,一個米其林三星的大廚會從最原始的食材開始精挑細選,然後搭配、料理、經過不斷嚐試與搭配後,才能做出一道頂級料理,真正造就dCS成功的是dCS擁有一群世界頂尖的研發團隊。在這次採訪中,我參觀了生產組裝、測試、品管、辦公室、倉庫、包裝出貨、音響室,唯獨沒有參觀的正是dCS的研發中心,因為這裡有著dCS最高的機密。

右邊的門就是dCS的R&D研發中心,佔去一樓很大的面積,研發中心裡都是dCS的最高機密,嚴禁任何不相關的人進入,dCS研發團隊每天都在研究任何能讓產品更好的可能。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傑出的表現,2019年獲得英國女王頒發的創新INNOVATION獎項,這是極高的榮耀。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所需的元件與加工,包括線路板、金屬加工、陽極處理、印刷…等等都是委由附近專業的廠商供應,這些供應商大都與dCS合作數十年以上,深知dCS的要求,dCS內部也擁有非常嚴格的品質控管標準與制度,從dCS產品最終的完美品質,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在dCS裡進行的生產部分,主要是產品組裝,寫入程式,進行各項測試,最後包裝出貨。因應產品線的擴張,dCS有兩條生產線,一個是兩聲道Two Channel,如Vivaldi、Rossini、Bartók,另一個是耳機Head Fi,也就是Lina系統。

進入生產區域前,必需通過ESD(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static discharges )靜電防護的檢測,負責安排本次採訪行程的dCS出口銷售經理Liam Davison正在協助我,在鞋子上安裝好一個帶子之後,站上去檢測,綠燈就表示已經安全了。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負責協助跟我解說整個生產流程的是dCS生產總監(Production Supervisor) Daniel Thomas先生,有關這個部份我全程拍攝了影片,大家想直接看影片也可以。前面我有提到,dCS目前有兩條生產線,一個為兩聲道Two Channel,如Vivaldi、Rossini、Bartók等產品,另一個則是耳機Head Fi,也就是Lina系統。基本上兩者生產的流程大致是一樣的,分為4個階段: 組裝 -> 測試 -> 包裝 -> 出貨,而每一個階段都至少會經過兩位以上的員工進行嚴格的檢查。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組裝所需的元件,均委託附近各個專業的協力廠商進行生產,這些廠商都已經跟dCS往來非常久了,深知dCS對品質的要求,包括線路板、變壓器、機殼等金屬部份,會以Kit成套的方式裝成一箱一箱的,每一箱就代表組裝一台器材所需的所有元件,負責組裝的人員就依安排好的工作表,依照標準作業流程完成器材組裝,並寫入各個部份對應的程式。Daniel會從電腦檢視他所要組裝的器材列表,然後依照編號取出對應的”KIT”進行組裝,其他的組裝人員也都是這樣的模式。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各個元件組裝後,要載入相關的程式,這些程式當然都是當下的最新版本,都好了之後,就會請另外一位同事來檢查,這個雙人、甚至三人檢查的工作,會不斷發生在每一個生產環節當中,從每一步就開始確認產品是否完美,加上嚴格的儀器測試,最後到達客戶手上時,要有問題的機率實在近乎於零。照片為組裝好的Vivaldi DAC。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這張是Vivaldi Upsampler的檢查記錄,到最後出貨至少要通過8大關卡,每一關都詳實記錄負責人的簽名與日期,這份文件也會保存起來,並與相關測試資料存放在電腦中,每一個產品都有自己的一個Folder文件夾,隨時可以查找。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組裝後接著就會進入測試的部份,這也是dCS最為厲害的地方,dCS所使用的測試系統Autotest是自己研發的,其測試的項目將近千個,每一個Autotest工作站也都會隨著產品需求更新功能,並且每年都要由dCS的專業人員進行校正一次,確保其精準度。Autotest測試完後,就會進入長達48小時插電的”SOAK”測試,看看在長時間運作下是否有元件會產生問題,這48小時中也包含夜間每15分鐘會關機再開機的測試,44K與48K輸入訊號的切換以確保相兩種頻率的線路模組都有測試到,SOAK通過後,會再進行一次Autotest的測試。完成Autotest測試之後,組裝人員可到電腦輸入產品序號,查詢Autotest的結果是否通過,若是通過就接著可以進行”Bench Test”。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Bench Test”主要是要測試其他Autotest沒有辦法測試的部份,例如輸入的切換按鍵、音量旋紐的運作、顯示螢幕、CD的播放…等等。完成所有測試後,就會存放在架上準備,dCS採用一個7天領先庫存的觀念,由於一台器材組裝加上測試需要好幾天的時間,因此dCS每一個產品都會組裝好一定的數量(僅差器材外殼的準成品),一旦收到訂單就可以馬上從這庫存架上取下,同時組裝人員會再組裝補上一部對應的器材,如此一來收到訂單時,不用等待太久就能出貨。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於收到訂單後,就會到準成品庫存區取出對應的器材,然後進行外殼最後的組裝、依照訂單的顏色、所在國的電壓完成,而安裝前與安裝後都會再找第2個員工進行確認,一切都沒問題後就進行”Sound Check”聲音測試,確認器材的運作與聲音是正常的,然後儲存該部器材的所有資訊,列印出器材的序號標籤等等,準備進行最後的品管與包裝。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包裝部份,包括說明書、線材、配件都要逐一檢查,不可以有任何刮傷、污點、色差、還要進行徹底清潔,所有序號正確,並需經過3個人確認品質通過才算完成,其中最後一位檢查的是來自行銷部門的同事。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倫敦地鐵有名的”MIND THE GAP”也在這出現,提醒工作人員也別忘了注意器材機殼的間隙是否正常。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耳機生產線的流程基本上與兩聲道是一樣的,在此就不贅述。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的維修與檢測部門,部份研發也在這裡進行。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Clock時鐘的檢測校正,所有dCS的時鐘都會進入這個”Climate Chamber”經過不同溫度的運作考驗,無論在那一個國家的環境下,精準度都要達到1ppm以下。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金屬加工部份,從整塊航鈦鋁、CNC加工、陽極處理到絲網印刷(Screen printing),每一個步驟都需經過dCS的員工檢查才放行,而非只看最後而已。在進入dCS音響室前,會經過一條走廊,陳列者歷年來的主要產品與Ring DAC版本。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的音響室,以白色為主色系,訊源當然是dCS、包括LINA、Bartók、Rossini與旗艦Vivaldi,出口銷售經理Liam以同一首曲目讓我從LINA依序聽起,不比還好,一比就知道每一個等級都是一個明顯的差距提升,比較完後,當然是以四件Vivaldi為主,我在Mosaic直接登入我Tidal的帳號找出我的歌單播放各式曲目,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其中一首由”Nick Cave & The Bad Seeds”演唱的 “Red Right Hand”,這是我聽過最好聽的一次,以往聽起來雖然好聽,但聲音都沒有像dCS這裡麼透明、結像與立體感如此分明,完全就是另一個級數的聲音。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專訪dCS總裁David J Steven – 暢談dCS的核心價值
趁著這次到原廠採訪,特別專訪了三位dCS的重要人物,2009年dCS總裁David M Steven(也就是現任總裁David J Steven的父親)突然過世,當時消息一出震撼了業界,本來就已經在dCS工作的兒子David J自然就接下總裁的工作,dCS團隊在David J的帶領下,3年後即發表新一代旗艦Vivaldi四件式系統,獲得空前的成功。dCS從成立之初就以資料轉換(類比轉數位A/D、數位轉類比D/A、數位轉數位D/A)聞名,包括一開始的軍事航太市場、廣播市場、錄音室專業市場到最後的家用市場,SACD、DSD、高取樣頻率、高位元等等,dCS一直在此領域保持領先的地位至今,以忠實還原,低失真為目標,讓聆聽者更貼近音樂,這樣的目標追求是驅動dCS每天的原動力,持續追求更好的可能,這包括客觀的數據進步與主觀的聲音表現提升。因為dCS使用自己打造、獨家專有的硬體與軟體,可以完全掌控每一個細節,包括最一開始的訊號輸入一直到最後的訊號輸出,dCS研發人員每天都在研究任何可以更好的可能與機會,這也是dCS與其他廠商最大的不同之處。所有dCS的產品都擁有相同的”DNA”,訊號處理的過程是一致地,例如D/A、時脈、電源供應…等等,每一個產品從無到有,都要以再生出”dCS的聲音”為目標,dCS將訊源分離為不同器材: 轉盤、DAC、Upsampler、Clock,包括旗艦的四件式、次旗艦的三件式…等等,是因為其對聲音有非常顯著的提升。研發人員再承襲這樣的理念,思考如何可以再精簡成一件式的產品,Bartók於是誕生,並加入時下流行的耳擴功能版本,獲得市場極大的迴響,dCS進一步將Vivaldi、Rossini的理念,開發出專為耳機市場的Lina系統,其包括DAC、Clock與耳擴等三件式組合。dCS產品的發展也基於人們聆聽音樂的習慣,例如從過去的CD、SACD、USB、網路到線上音樂串流、Roon、Airplay …等等,未來若有新的聆聽音樂方式或音樂格式,dCS也都會持續整合與升級。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專訪dCS產品開發總裁Chris Hales – 關於Ring DAC
Chris於1998年就加入dCS,至今已經將近25年,總管dCS產品的開發,我特別請Chris以最簡單的方式來介紹dCS的核心技術”Ring DAC”。”Ring DAC”最重要的就是擁有”Linearity”線性表現,沒有”線性”就代表”失真”的產生,特別是在低訊號水平時最為明顯,”Ring DAC”的表現極為線性,失真極低,聲音非常透明、自然,細節豐富。在一塊Ring DAC線路版上,包括了兩個編程程序、D/A轉換核心的電流陣列、類比濾波、輸入級與輸出級等等,Ring DAC透過精準地控制電流陣列來產出所需的電壓輸出,將誤差失真降到最低,Ring DAC發展至今已經有數代版本,最新一代即為2022年發表的APEX,dCS研發團隊仔細檢驗Ring DAC中的每一個細節,找出任何還可以更好的地方,Chris表示要在原本就已經很好的基礎上找到更好的可能,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dCS研發團隊在將這些所有的小細節都累積,將還有不完美線性的地方改進、提升電源供應、時脈精準…等等,零零種種最後造就了大幅度的提升,APEX因而誕生。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以下摘要自dCS官方的白皮書)
這是Ring DAC的架構圖,會先超取樣至706.8或769kS/s,然後轉換成5-Bit/3MHz or 6MHz後進行”Mapper”工作,FPGA上有精準的分配(Mapping)邏輯,其會以非常高的速度控制”latches”的開關來控制電阻(Resistors)輸出所需的電流。Latch與resistor的設計讓人感覺dCS的Ring DAC就是Ladder DAC(R-2R or Binary Weighted),但其實運作方式完全不同,一般Ladder DAC控制電阻運作的方式為固定的,每一個電阻的開關對應的輸出位元是固定不變地,然而問題就出這世界上根本沒有兩顆完全一樣的電阻,更何況使用這麼多電阻之下,自然會累積誤差造成不小地失真,Ring DAC則是將所有電阻統整在一起管理,以自家的運算方式來決定開啟或關閉那些電阻,確保其產出的電流都是一樣的。目前Ring DAC已經進化到共有48組電流供應來源,每一組都會產生相同的電流,FPGA編程會控制要開啟那些電流供應給那些位元(Bit),而每次的對應都不同,透過這種平均法則的概念讓元件(電阻)本身存在的誤差降到最小,達到更為線性的表現。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專訪dCS客服主管James Cook – 關於dCS技術與用家的關連
James於2020年加入dCS,至今已經將近三年的時間,熟知所有dCS產品相關的資訊與技術,除了能解決代理商、經銷商及客戶各式各樣的問題,還負責dCS教育訓練的工作。Lina DAC、Bartók DAC與Rossini DAC,為All in One的設計,其集數位串流(Streamer)、Preamplifier(前級)、Upsampler(升頻)及DAC等功能於一身,可運用在兩聲道系統與耳機系統中,這與Vivaldi DAC的設計也是相通,只不過Vivaldi是把Upsampler的功能獨立出來。所有這些DAC的串流功能都是一樣的,可以透過dCS Mosaic APP操作,包括Tidal、Qobuz、Deezer、Spotify、網路電台、Podcast、Airplay、Roon Ready…等等,未來如果有新的串流服務也都可再加入。DAC前級的音控功能可讓用家選擇直入後級,這也是dCS在自家音響室的接法,聲音效果極好。Upsampler其實就是dCS的數位處理平台(Digital Processing Platform),其結合了dCS獨有的硬體與軟體技術,具有數位濾波、超取樣…等功能,一般廠商會使用市面上現成的晶片來處理,好處是方便且便宜,缺點就是其會受限該晶片的能力,dCS的硬體與軟體都是自己開發的,基於FPGA架構下,擁有最大的彈性與潛能,用家只要透過升級軟體,就能擁有dCS最新的提升與功能等等(APEX則是屬於硬體的升級,但也是模組升級方式,無需整台機器更換)。

dCS 原廠巡禮 圖片

dCS大事紀
1987 – 由MiKe Story在英國劍橋成立dCS,初期為英國軍方提供精密電子軍事軟硬體工程之設計顧問服務
1989 – dCS 900 24bit ADC – Ring DAC,世界第一部24Bit ADC
1993 – dCS 950 24Bit DAC,世界第一部24Bit DAC
1996 – Elgar – dCS首部家用24Bit DAC, BBC廣播技術合作 (6倍數傳輸192kS/s聲音訊號)
1997 – dCS 972 24Bit/96kHz – upsampling,世界第一部24Bit/96kHz升頻器
1999 – DSD, P3D with Philips, dCS 992 Master Clock, dCS 995 Master Clock, Delius DAC (24/192), Purcell (24/192 upsampler)
2000 – dCS 974 DAC, dCS 905 (ADC 384 ks/s), Verdi (CD/SACD Transport)
2003 – Verdi La Scala
2004 – dCS 578, dCS 978b DAC for BBC, Verona Master Clock
2005 – David M steven接掌dCS, p8i CD Player with upsampler, Verdi Encore
2007 – Scarlatti (CD/SACD Transport, Clock, DAC), Paganini DAC, Puccini CD/SACD Player
2009 – David J Steven接掌dCS
2010 – Debussy DAC, 搬到現有廠房,約8,000平方英尺
2012 – Vivaldi (CD/SACD Transport, Upsampler, Clock, DAC)
2014 – Ring DAC 2.0
2015 – Rossini 
2016 – Vivaldi 2.0, Network Bridge
2017 – Vivaldi One – 30th Anniversary 30周年紀念
2018 – Bartók DAC
2019 – Queen’s Award for Innovation 英女王最佳創新獎, Mosaic APP
2022 – Ring DAC APEX, Vivaldi One APEX, Rossini APEX, Bartók 2.0, Lina Headphone System
2023 – Bartók APEX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