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mester|德國手工製造 始於 1977|品牌故事、技術與里程碑
Burmester 品牌主視覺:德國手工製造的 Hi-End 音響工藝
德國製造工坊,手工組裝與量測流程
▲ 德國手工製造,堅持在地供應鏈與工藝精神

德國手工製造 始於 1977

Burmester 音響系統

早在1977年,Burmester已經開始生產手工製作的音響系統和組件。如今,我們作爲此類型最後的獨立 High-End 製造商,將繼續保持這一傳統。

『德國製造』是一個我們非常重視的標籤。我們重視本地工藝,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從德國製造商那裏購買 95% 以上的組件。

從最初的設計草圖到原型,一直到最終產品:每一個標有 Burmester 名稱的器材都是由我們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在內部完全開發和手工組裝的。這就是我們如何創造出 Hi-End 音響世界裏的衆多標誌性產品的原因。

創辦人肖像:Dieter Burmester
▲ 創辦人:Dieter Burmester

Dieter Burmester

有時候,一些重複發生的情況會促使你做出關鍵決定,從而讓你在人生中朝著特定的方向前進。對於 Dieter Burmester 來說,正是對真空管擴大機敏感性或易受影響的認識,最初決定了他的職業教育選擇,並且最終引導他創立了全球最知名的 Hi-End 音響企業之一。

年輕時期的 Dieter 與樂手背景
▲ 追尋完美音質之旅

追尋完美音質之旅

在 15 歲時,Dieter Burmester 已經對科技產生了興趣,並且喜歡擺弄收音機。但最重要的是,他對製作音樂充滿熱情。

他的生活可能會走向不同的道路,如果他當時沒有選擇彈奏電子貝斯。無論如何,頻繁的故障問題困擾著他樂器的真空管擴大機,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他決定成為一名無線電和電視技術員,這使他能夠為自己的演出製作真空管擴大機。大約 15 年後,在經歷了兩年的職業音樂家生涯後,他獲得了電機工程學位,並在柏林創立了一家專門研究計算機接口和醫療測量儀器電路技術的工程顧問公司。正是在這段時間,他的 Quad 系統中的擴大機發生故障,這讓他開始尋找新的擴大機。

早期工作室與電路設計圖
▲ 創業緣起 與 技術抉擇

最終,正是他對品質的高要求和創新精神

促成了 1978 年 Burmester Audiosysteme GmbH 的成立。如果 Dieter Burmester 沒有如此苛求且同時充滿創意,他可能不會決定自己設計和工程製作擴大機。由於他不再考慮使用真空管技術的 Hi-End 擴大機,因為真空管相對較高的失真、低頻膜片的低阻尼因數以及快速老化問題,他將現代測量儀器的運算擴大機技術應用於他的擴大機中。

最終,正是他對高品質標準的堅持和創新精神,促使他在 1978 年成立了 Burmester Audiosysteme GmbH,並且至今這些理念仍是公司哲學的基石。不妥協的元件選擇和工藝品質,結合只有在技術上相較於競爭對手產品有明顯提升時才推出產品的原則,這些理念讓公司成功突圍。

早期產品展示與媒體報導
▲ 創新與市場教育

Dieter 的產品創新超越了當時的時代,因此需要進行教育工作

然而,他設計的擴大機在他的音響發燒友朋友中引起了極大的熱情,儘管價格接近一輛小汽車,但他仍然出乎意料地收到了越來越多的訂單。

起初,他在自己的工作室裡製作了 20 台。通過口耳相傳,一名經銷商最終得知了他的產品,並提出在他的店鋪中展示該擴大機。隨後,一本知名的 Hi-fi 音響雜誌聽說了這個產品,並在測試中讚揚了這款設備。隨著需求的不斷增長,最終他不再需要銀行貸款來創立公司。

然而,事實證明,他的技術遠遠領先於時代,因此最初需要做出一些努力,向公眾解釋這項技術的優勢。由於經銷商和記者甚至對這些知識的缺乏,Dieter Burmester 甚至覺得有必要在專業期刊中發表介紹性文章。然而,最終他的開創性工作取得了成功:如今,在高品質設備中,平衡線路架構早已成為理所當然的標準。

在他首款前級擴大機取得巨大成功後,Dieter 於 1983 年推出了第一款具有平衡信號路徑的 Hi-Fi 後級擴大機。

升頻與皮帶驅動 CD 播放機研發
▲ 1987 升頻/1991 皮帶驅動 CD 播放機

數位播放的關鍵創新(1987/1991)

1987 年,Dieter 推出了具備升頻功能的 CD 播放機。然而,它的 D7A 轉換器並不像當時常見的那樣以集成電路的形式出現,而是由許多單獨元件組成的複雜組合,在技術和音質方面都可與當今最先進的 DAC 技術相媲美。

四年後,Dieter Burmester 設計了首款皮帶驅動 CD 播放機。將軸承與馬達分離可以防止驅動機構的振動傳遞到 CD 上,從而導致數位信號讀取過程中的相位抖動和頻率失真。微控制器確保 CD 以正確的速度旋轉。這種設計提供了更加圓潤、金屬感較少的聲音。

然而,Dieter Burmester 的滿足感還需要再等 15 年,才能通過測量數據證實皮帶驅動 CD 播放機確實具有極低的抖動值。

AMT 高音與 17cm 中音的單體選擇
▲ AMT 高音/17 cm 中音的聲學突破

1994 年:從根本改變喇叭技術

由於他經常在展覽上遇到這樣的情況:那些不熟悉他公司的人最初將注意力集中在借自其他廠商的喇叭上,Dieter Burmester 於 1994 年決定在這個方向上擴展他的產品線。

他選用了所謂的空氣動力變壓器作為高音單體,而不是他一直厭惡的傳統圓頂高音單體。這種手風琴般摺疊的膜片帶有導電軌道,當音樂信號通過導電軌道時,電流會使膜片在永久磁鐵場中來回移動。

作為另一項特殊設計,他選用了直徑達 17 公分的超大中音單體,以增加空氣的運動量,從而提升動態表現——這一設計在隨後的幾年中也被許多其他製造商採用。

Burmester 與超跑及豪華品牌的車用系統合作
▲ 與超跑與豪華品牌的車用合作

2002 年:進軍車載 Hi-Fi

在 Dieter Burmester 成功完善了客廳的基本音響設備後,他於 2002 年開始進軍移動 Hi-Fi 領域,當時他收到了一個來自大眾汽車的邀約,為其新款布加迪 Veyron 16.4 設計音響系統。隨後,他與保時捷和賓士合作,自 2009 年和 2013 年起,這兩大品牌分別在其多款車型中配備了由 Burmester 設計的環繞聲系統。

音樂中心:鏡像硬碟、伺服器、網路電台與封面抓取
▲ 數位音樂中心與網路串流

2012 年:擴展至數位與串流領域

2012 年,Burmester 進一步擴展其產品線,加入網路設備,以充分發揮數位音樂播放的可能性。所謂的音樂中心,配備插槽式光碟機,可以將 CD 刻錄到容量從 2TB 的鏡像硬碟上,一方面作為方便的音樂存儲設備,同時也可以作為伺服器,能從多種來源播放 Wav、Flac、Mp3 等各種格式的文件,支持最高達 196 kHz / 24 位的音質播放,還能播放網路電台,並在需要時從網路上加載專輯封面和歌曲資訊。

這些設備可以通過網頁瀏覽器或應用程式在 iPad 上操作。為了開發基於 Linux 的程式與演算法,並可適應未來應用與客戶需求,Burmester 先前收購了一家由前蘋果員工創辦的軟體公司。

樂團巡演、服役與工程學習的轉折
▲ 音樂與工程之間的選擇

開啟了新的人生方向

當年,他和一支叫做 The Echos 的節奏樂隊(後來改名為 Some Folks)在德國的各個俱樂部巡演。但就在他正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他被徵召入伍,這也中斷了他的音樂之路。服完 18 個月的兵役後,他決定在柏林攻讀電機工程。要不是這些經歷,誰知道事情會怎麼發展呢?

不過,成為 Hi-End 音響的先驅也讓 Dieter Burmester 付出了代價:他很少有機會再親自演奏音樂。1999 年到 2007 年期間,他偶爾還會和自己共同創立的樂隊 Past Perfect 一起演出,但因為開發和公司運營的工作量實在太大,他最終還是不得不退出這個樂隊。

在大學期間,他還曾和靈魂樂隊 The Odd Persons 一起演出過。但在 1968 年,當他的樂隊夥伴 Bruno Frenzel 和 Bernd Noske 建議他全職回歸音樂時,他決定還是專注完成學位。然而,Noske 和 Frenzel 後來卻成為了傳奇德國迷幻搖滾樂隊 Birth Control 的重要成員,Frenzel 還是他們大熱單曲《Gamma Ray》的共同作者。

2015 年告別與精神傳承
▲ 2015 年,精神長存

傳承不息

2015 年 8 月 15 日,Dieter Burmester 突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的精神將永遠留存在他畢生的作品和公司中,並在未來繼續激發創意靈感。

延伸閱讀

更多關於 Burmester 的故事與工藝介紹: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