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udio | Ask The Expert】 喇叭與後牆距離該怎麼抓?

原廠知識講堂

喇叭與後牆距離 FAQ|如何調整最佳音場與低頻

為什麼喇叭與後牆距離重要?
📢 SBIR 低頻干涉效應
低頻球狀發散 → 撞牆反射 → 與正面聲音疊加

兩種結果:

  • 🔴 某些頻率增強 → 低頻過多、轟鳴
  • 🔵 某些頻率抵消 → 低音不清晰

調整距離 = 平衡音場與低頻

 
如何調整喇叭與後牆距離?

🎧 5步靠耳朵法

  1. 起點:靠近後牆 5~10cm
  2. 測試曲:爵士Trio、低音提琴、電貝斯
  3. 移動:每次往前 5~10cm
  4. 判斷:低頻清晰度、彈性、中頻乾淨度
  5. 最佳點:低頻變薄時回縮
 
喇叭與後牆的常見距離範圍是多少?

📐 常見距離範圍

  • 書架喇叭:20~40 cm
  • 落地喇叭:30~90 cm

⚠️ 後倒相需更遠避免轟鳴,前倒相/密閉式可較近

 
有公式可以計算喇叭與後牆距離嗎?
f ≈ c / (4d)
c = 343 m/s(聲速)
d = 距離(公尺)

範例: d = 0.5m → f ≈ 171Hz

⚠️ 實際仍需靠耳朵
側牆、天花板反射都會影響
 
調整喇叭與後牆距離有什麼技巧?

🔧 4大實用技巧

  • 左右對稱 → 避免音場歪斜
  • 膠帶標記 → 地板記錄距離
  • 搭配 Toe-in → 內傾改變前角
  • 移動座位 → 沙發靠牆更有效
 
喇叭與後牆距離的調整目標是什麼?

🎯 最佳平衡點

低頻結實 + 音場乾淨 + 中頻清晰

太近 → 轟鳴
太遠 → 低頻變薄

延伸閱讀

最後更新:2025-09-28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