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udio常見問題整理

原廠知識講堂

Dynaudio FAQ 常見問題|擴大機搭配、線材選擇、技術細節全解

Q: 哪台擴大機最適合 Dynaudio 喇叭?

A: 沒有唯一答案,取決於房間大小、預算、聆聽音量、聲音偏好與可取得的品牌型號。Dynaudio 不推薦單一品牌或瓦數,建議到經銷商試聽,根據連接端子、功能、聲音走向與預算選擇。問自己:

  • 需要哪些輸入/輸出(數位/類比)?
  • 是否需要串流功能、藍牙、多房播放、App 控制?
  • 使用哪款 Dynaudio 喇叭?
  • 空間大小是多少?
  • 偏好膽機、Class D 還是 Class A/B?
  • 預算是多少?
 
Q: Dynaudio 喇叭需要「run-in」(磨合)嗎?

A: 需要。單體需幾十小時運動後達到最佳狀態。建議:開箱即可使用,聲音會隨播放時間逐漸自然、完整。

 
Q: 哪種喇叭線最適合 Dynaudio?

A: 市面線材品牌設計差異大,無唯一答案。建議到店試聽,依器材搭配、聆聽習慣與音樂品味選擇最適合的線材。

 
Q: Dynaudio 喇叭需要多少瓦數的擴大機?

A: Dynaudio 不提供單一建議瓦數,因不同廠商標示方式差異大。重點是擴大機能否提供穩定電流與動態餘裕,而非表面瓦數。

 
Q: Dynaudio 喇叭腳架可以填沙嗎?

A: 可以。Stand 3X 與 Stand 6 內建雙腔設計,一邊走線,一邊可填乾燥細顆粒石英砂,建議填滿 3/4 以免過度壓縮。

 
Q: Dynaudio 家用喇叭哪裡可以維修?

A: 家用系列請洽詢當地授權經銷商或服務中心。專業錄音室系列(Pro Audio)請參考專屬服務文件。

 
Q: 什麼是二音路喇叭?

A: 二音路就是分為高音(tweeter)與低音(woofer),分音器將訊號分成兩段輸出。

 
Q: 什麼是二音路半(2.5-way)?

A: 常見配置是兩顆低音單體:上方的負責中低音,下方的只處理低頻。

 
Q: 什麼是阻抗?

A: 阻抗代表喇叭對電流的阻礙程度。阻抗越低,擴大機輸出的電力越容易灌入。

 
Q: 為什麼阻抗重要?

A: 因為阻抗決定了擴大機的負載。太低的阻抗會讓擴大機吃力,甚至無法穩定工作。

 
Q: 什麼是音圈?

A: 音圈是一組線圈,通電後在磁場中前後移動,帶動振膜發聲。

 
Q: 什麼是共振?

A: 任何物體或空間都有共振頻率。當被激發時會產生額外震動,導致聲音失真。

 
Q: 哪些喇叭需要留空間?

A: 理論上所有喇叭都需要。但若是設計成壁掛或嵌牆,就必須在設計時補償這個條件。

 
Q: 為什麼喇叭需要與牆壁保持距離?

A: 因為反射聲會與直達聲相位抵消,影響低頻表現。保持距離可減少這種影響。

 
Q: 什麼是三音路喇叭?

A: 包含高音、中音與低音三個分頻單體。低音可用多顆,但分音器仍切成三路。

 
Q: 為什麼喇叭有低音反射孔?

A: 因為單體會有下限頻率,加上導管可延伸低頻響應,讓喇叭能更下潛。

 
Q: 什麼是「Chuffing」?

A: 指導管設計不佳時,空氣在邊緣產生亂流,發出「呼呼聲」的噪音。

 
Q: 什麼是分音器?

A: 分音器是把訊號分成不同頻段的電路,確保高音只處理高頻,低音只處理低頻。

 
Q: 什麼是一次分音(First-order Crossover)?

A: 一次分音斜率很淺,高低音單體會有大範圍的頻段重疊。

 
Q: 什麼是 Hexis?

A: 這是 Dynaudio 高音振膜內的小結構,能引導背波進入後腔,有效抑制不良共振。

 
Q: 為什麼喇叭需要箱體?

A: 因為低音單體前後聲波若直接相遇會互相抵消,箱體的存在能避免低頻流失。

 
Q: 聆聽位置應該在哪?

A: 最佳位置是兩喇叭與聽者形成等邊三角形,且耳朵高度接近高音單體。

 
Q: 網罩要不要拆?

A: 拆掉比較好聽。網罩主要是美觀與保護單體,認真聆聽建議移除。

 
Q: 主動式與被動式的差別?

A: 主動式內建擴大機,且分音在擴大前完成;被動式則需外接擴大機。

 
Q: 真的會「聽膠水」嗎?

A: 是的。我們會測試不同元件,甚至包含單體黏合用的膠水,因為它會影響聲音。

 
Q: 什麼是阻尼(Damping)?

A: 就是用方法消除不必要的震動,讓能量轉化為熱,從而讓聲音更乾淨。

 
Q: 什麼是 MSP?

A: MSP 是鎂矽酸鹽聚合物,Dynaudio 低音單體幾乎都用這材質。它輕巧、剛性高又具阻尼特性。

 
Q: 為什麼高音是球頂設計?

A: 球頂高音的聲波擴散均勻,頻段銜接自然,容易設計出優秀的分音與音場。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