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tM sMS-2000 旗艦音樂伺服器

內建高階 USB/LAN 模組與 sPM-ATX100 電源,加上 sMB-Q370 主機板與 Eunhasu OS,sMS-2000 以最純淨穩定的架構呈現頂級音質。
SOtM 榮獲日本《Stereo Sound》Grand Prix 2025 大賞肯定的數位串流旗艦
NT$346,500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在行動裝置與串流技術飛速進步的今天,只要一支手機,你就能隨時隨地聽遍海量音樂。無論在城市、山林或海邊,智慧裝置的便利性讓人誤以為「不需要任何額外設備」就能享受所有音樂。然而,真正能讓人感受到音樂靈魂與情感深度的體驗,絕不是一般裝置所能達到;那需要的是專為「高階音質」而生的器材。

 

SOtM sMS-2000,就是少數能把這份深度完整還原的音樂伺服器。

 

歷經十餘年研發,SOtM 將旗艦級技術濃縮於 sMS-2000:內建 USB audio host card 與 Ethernet card,堪稱品牌十年開發結晶,讓數位訊號的純淨度大幅超越一般伺服器。搭配高階 sPM-ATX100 線性化 ATX 電源與特製 ATX 電源線,將噪訊抑制與供電穩定度推向全新標竿,徹底擺脫傳統電腦音訊架構的限制。

 

核心部分採用廣受肯定的 sMB-Q370 主機板與處理器模組,搭配高效能的 i7 CPU 與 DDR4 記憶體,不論是重度串流、DSD 高取樣率或複雜播放架構,都能提供充裕且穩定的硬體支撐。

 

軟體層面更是 sMS-2000 的靈魂所在。內建 SOtM 最高階 Eunhasu OS,完美支援 Roon、MPD、DLNA 等播放架構,並針對高端音響用途深度瘦身、優化系統流程,讓音訊路徑更純淨、運算負擔更輕盈,呈現專屬於 SOtM 的細膩聲底與低頻質感。

 

這些過往需獨立購買、各自架設的旗艦模組,如今全都整合在一台 sMS-2000 之中。

 

sMS-2000 最迷人的地方,是它能重現「音樂的靈魂」。

這不是單純的解析度、均衡度或低頻延伸,而是一種整體性的沉浸感,讓音樂的呼吸、空氣感與細微能量都栩栩如生。這份細膩度與真實感,是多數數位播放設備難以觸及的境界。

 

或許規格、架構、技術可以量化,但 sMS-2000 的價值往往超越這些數字。不論是古典、爵士、人聲或電子音樂,sMS-2000 總能挖掘作品更深層的情緒細節,讓整套系統的表現像被「解鎖」一般,開啟原本難以觸及的音質高度。

 

當你把 sMS-2000 加入系統,會發現整套音響彷彿重新活了過來。

音場、密度、低頻細節與音樂性全面提升,你也會因此更願意坐下來,好好聽上一整晚。

規格說明
技術規格 SOtM sMS-2000
OS Linux(高階音響級 Eunhasu OS)
Audio Player Roon Server、DLNA Renderer、OpenHome、MPD、LMS、Squeezelite、Shairport-sync、LibreSpot、MinimServer、BubbleUPnP Server、Automatic CD ripper(需外接光碟機)、HQplayer NAA、HQplayer Embedded(即將加入)、Diretta
Motherboard sMB-Q370 高階音響主機板(支援第 8 / 9 代 Intel Core)
Intel i7-9700、i7-9700K、i9-9900K
外部 10MHz 主時鐘同步
PCIe 3.0:x16、x4、x1
2 × M.2 M-Key(2280)、2 × M.2 E-Key(2230)
6 × SATA 6Gbps
DisplayPort、HDMI
USB 3.1 Gen2(4 組)、USB 2.0(2 組)
LAN(1 組)
大型被動式平面熱導管散熱器
Audio Clock sCLK-EX 高階音響時鐘
超低噪訊穩壓
主動降噪電路
10MHz 主時鐘輸入(50Ω / 75Ω BNC)
USB 輸出 tX-USBx10G 高階 USB Host Card
USB 3.1 Gen2(10Gbps)
外部 Type-A、內部 Type-E
外接電源輸入
USB 電源開關
USB Audio Class 2.0
網路介面 sNI-1G 高階 Ethernet Card
外接電源輸入
額外 onboard LAN
所有 Ethernet 皆支援 WOL(Wake On LAN)
支援外部 10MHz 主時鐘同步
電源供應 sPM-ATX100 高階 ATX 電源
同步降壓拓撲
第二級紋波濾波
OVP、UVP、OTP、短路保護
全輸出由單一時鐘源同步
儲存裝置 標配:500GB M.2 SSD
i7-9700K 版:1TB M.2 SSD
i9-9900K 版:4TB M.2 SSD
額外可安裝 1 組 M.2 SSD
最多可裝 6 組 SATA SSD
操作環境 操作溫度:0 ~ +30°C
儲存溫度:0 ~ +40°C
操作/儲存濕度:10% ~ 90%
尺寸(寬 × 深 × 高) 445 × 394 × 115 mm
重量 10 kg(TBD)
相關評論

Stereo Sound 大賞 2025

■ 受賞製品  SOtM sMS2000PSMC(含主時鐘、LAN/USB 卡電源、DC Y 線、時鐘線)

產品已獲得本年度 Stereo Sound Grand Prix 2025 大賞,得獎結果將刊載於本刊 《Stereo Sound》237 號(預定於 2025 年 12 月 11 日發售)。


 

SOtM 網路伺服器 sMS-2000:精緻、細膩,卻同時帶著溫度的聲音

使用 SOtM 的網路伺服器「sMS-2000」,能聽見精緻、細膩,同時帶有溫暖質感的聲音!

這是一款由熟悉電腦與音響的專業人士打造出的「成熟之作」。

2025-06-28  傅信幸 【全文輯錄自「Stereo Sound 」】

你是否體驗過所謂的「PC 音響(PC Audio)」這種播放方式呢?

隨著 DAC 開始配備 USB 輸入端子,人們可以將筆記型電腦的 USB 輸出與 DAC 連接,而音樂檔案則存放在筆電的內部儲存空間裡。

這些音源可能是將 CD 擷取(ripping),或是在 e-onkyo(現 Qobuz)、mora 等網站購買、規格超越 CD 的高解析音源,再用 JRiver Media Center、JPLAY、Audirvana Plus 等播放軟體播放……

沒錯,這就是所謂的「PC 音響」。

網路伺服器:SOtM

sMS-2000 ¥2,090,000(含稅)

sMS-2000PS(附 LAN/USB 卡專用電源模組與 DC Y 線)

 ¥2,310,000(銀線電源規格,含稅)/¥2,288,000(銅線電源規格,含稅)

sMS-2000PSMC(含主時鐘、LAN/USB 卡電源、DC Y 線、時鐘線)

 ¥2,970,000(銀線電源規格,含稅)/¥2,948,000(銅線電源規格,含稅)

※ DC Y 線與時鐘線長度皆為 1.5m。主時鐘輸入預設 50Ω,亦可在訂購時指定 75Ω。

※ 主機提供黑色與銀色兩種配色。

sMS-2000 是一款利用 SOtM 所擁有的高音質 PC 元件所構成的網路伺服器。

內建 4TB 儲存空間,並以自家開發的 Eunhasu OS 運作,可由同一網路上的 PC 或 Mac 使用瀏覽器進行設定。

它能搭配 Roon、MPD、DLNA 等多種音樂播放軟體進行操作,而本次採訪則使用 Roon 進行播放。

 

在「sMS-2000PSMC」中,隨附有時鐘產生器「sCLK-OCX10」、時鐘用的電源供應器,以及時鐘線。除此之外,包裝內還包含 LAN/USB 卡專用的電源供應器。

產品陣容共分為三種:僅包含網路伺服器本體的「sMS-2000」;附上 LAN/USB 卡用電源供應器與 DC Y 線的「sMS-2000PS」;以及再加上主時鐘(含專用電源與時鐘線)的完整套裝「sMS-2000PSMC」。

「PC 音響(PC Audio)」大約是在十五年前開始的,並且在接近十年前達到巔峰。尤其是在美國特別盛行。當時去美國的音響展一看,許多音響廠商的示範房間裡,CD 唱盤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筆記型電腦成為音樂播放的主角。

 

然而,PC 音響的聲音並不好。因為電腦本來就不是以音質為考量所設計的產品。再加上,當時出現的各種新型介面也完全沒有顧慮音質,內部充滿各式各樣的雜訊。

 

「PC 音響」雖然是利用一般電腦進行音樂播放的入門方式,大家應該多少都體驗過(也有人仍在持續挑戰)。但無論你怎麼把不必要的程式解除安裝、做所謂的 process cut,效果都只是杯水車薪。筆記型電腦的聲音依然不理想。

 

與此同時,「網路音響(Network Audio)」開始出現。

 

領頭的是來自蘇格蘭 LINN Products 的 DS 系列產品。DS 沒有同軸端子、沒有 TOSLINK 光端子這類用於輸入 SPDIF 訊號的數位端子,也沒有 USB 端子。因此,它並不是一般單純的 DAC。它的輸入端只有一個放大過的電話線端子的樣貌——RJ45,也就是純粹專用的網路連接介面。

我們也讓傅先生比較了 sMS-2000 單體的聲音,以及加入外部主時鐘與 LAN/USB 卡專用電源後的聲音差異。對於兩者之間的落差,傅先生看起來也相當驚訝。

 

我自己在自家音響室裡開始使用 Linn 的 DS 時,其實一開始並沒有覺得特別好。原因在於,我本身是只用 Mac 的人,而 Linn 的 DS 最初只支援 Windows;再加上,我當時對網路環境的音質調整完全沒有做任何處理,我想這些都是原因。從那之後,我便一步一腳印地開始進行網路環境的音質優化,而網路播放器(Transport)本身也在這段期間持續進化。

 

距離我放棄把筆記型電腦當音響使用的「PC Audio」,轉而專注在「網路音響」上,已經大約五年了。

 

光是把電腦進行 process cut,就想讓它成為音響用途,那根本是痴人說夢。只有那些真正理解電腦、同時又深刻理解聲音(音響)的「兩邊都是專家」所打造的電腦或網路播放器(Transport),才是我們絕對無法用一般 PC 企及的。

 

是的,這次接觸並親耳聽到 SOtM 的「sMS-2000」之後,我深刻地再度體會到:果然還是敵不過專業人士。

sMS-2000 的背板。音訊訊號的輸入與輸出全部都以數位方式(USB 與 LAN 端子)進行。照片右側可以看到搭載了高階 USB Host 卡「tX-USBx10G」,以及高階乙太網路卡「sNI-1G」。這些卡片通常是由 sMS-2000 本體供電,但若另外加入專用外接電源,也能改善音質。而在 sMS-2000PS 與 sMS-2000PSMC 中,都隨附了這些用於該目的的電源模組。

 

我原本只知道 SOtM 有推出優秀的交換器(sNH-10G)。而且它還能支援光纖連接、外部強化電源,甚至有外接的 10MHz 主時鐘(sCLK-OCX10)列入產品線中。從這些產品可以推測,這家公司在產品企劃與設計上,應該是由相當了解內情的專業人士共同操刀。

 

原以為 SOtM 是一家製作網路周邊器材的公司,但其實並不止如此,他們確實將網路傳輸(Network Transport)作為正式產品來開發。我是透過剛從德國慕尼黑全球最大 Hi-End 音響展返國的代理商負責人得知這些資訊的。

 

SOtM 是一家於 2008 年成立的韓國公司。最初的業務是製作 PC Audio 用的零件(也就是音響用途的電腦電路板)。大約在成立 8 到 10 年之後,SOtM 開始專注於 SOtM 品牌的網路音響相關產品。「SOtM」的意思是 “Soul Of the Music”,原來如此,難怪 t 是小寫。創辦人兼負責人是一位 40 多歲的男性,帶領著大約 20 名員工。SOtM 的產品進入日本音響市場,是從 2016 年開始的事。

這次的採訪,是在傅先生愛用的音響系統中加入「sMS-2000PSMC」進行試聽。將儲存在 sMS-2000 內部儲存裝置中的音源,透過 USB 線傳送到 USB DAC,也就是 dCS 的「Rossini DAC」。

 

我前面提到,SOtM 是從製作音響用電腦的電路板起家。在一般的 PC 音響裡,通常只是將筆記型電腦拿來應用,再做些 process cut 就算聊備一格。但有些非常投入 PC 音響的愛好者,會自行打造更適合音響使用的電腦(例如完全無風扇、安靜的靜音 PC,或是從電源到結構都考量音質的音響專用電腦)。而 SOtM 做的,就是為這些玩家打造對應的 PC Audio 專用零件(電路板)。換句話說,他們是徹底掌握「讓電腦成為音響器材」的專業人士。

 

全新的 sMS-2000,是 SOtM 將過去約 10 年來累積的技術與經驗完整凝縮而成的網路伺服器。它運行名為 Eunhasu OS(韓語意為「銀河」)的 Linux 系統。包括主機板、時鐘模組、USB Host 卡、乙太網路卡等,都採用了 SOtM 所引以為傲的 Hi-End 音響等級元件。電源架構也採用特別的設計與配置。

 

另外,也提供將主時鐘 sCLK-OCX10 與 LAN/USB 卡用外部電源組成套裝的「sMS-2000PSMC」,本次試聽使用的正是這一組合。試聽時以 Roon 作為播放操作介面。

如同本文所提到的,sMS-2000 不僅能作為音樂伺服器儲存音樂檔案,也能使用各種音樂播放應用程式來進行播放操作。在操作介面部分,它能支援 Roon、Qobuz Connect、HQPlayer 等平台,而像是 USB DAC 的輸出裝置設定,則是在 Eunhasu OS 裡進行。

另外,sMS-2000 也可以作為 Diretta 的 Server/Target 運作,並且可以透過 Roon 來操作據說不久後會對此進行介紹,敬請期待。

 

sMS-2000 的聲音表現相當出色。

 

在音響界,每個時代都會有屬於該時期的「歌姫」。若要舉出現今的一位歌姫,那應該就是 Patricia Barber。她帶著爵士小編制樂團所錄製的專輯《Clique》(352.8kHz/24bit),無論是她濃厚的唱腔,或是樂手們的節奏感,都帶有強烈的節奏脈動。而透過 sMS-2000 來聆聽時,無論是她的唱法還是節奏,都更顯得濃郁而深沉。簡單地說,能感受到中頻帶有暖意的膨潤感。

 

網路音響在追求音質時,理所當然會從背景的靜寂度與音像數量的豐富度開始著手。然而到了某個階段,人們會突然發現聲音變得「太像音響」——也就是少了一點溫度,帶著某種冷冽感。從音響初學者一路走到被稱為「發燒友」或「內行高手」的過程中,幾乎都會經歷相同的體悟。而 sMS-2000 所呈現的優秀聲音,換句話說,就是所謂的「成熟之聲」。

 

當然,若再加入主時鐘與電源,以及 USB/LAN 擴充卡專用的外部電源,整套系統的價格會變得相當高,完全是「發燒級玩家」的領域。然而其呈現出的聲音表現,卻真是令人聽到沉醉不已。

前級是 Jeff Rowland 的「CRITERION」,後級則是「Model 304」的組合,用來驅動 B&W 的「Nautilus」。

 

是的,令我聽得入迷的,是由挪威古典音樂專門錄音公司 2L 所製作的《MAGNIFICAT》(352.8kHz/24bit)。這是一張在挪威第三大城市的一座大教堂錄製的宗教作品,以女高音為中心,搭配 15 人的弦樂合奏、30 位女性合唱團,再加上鋼琴/管風琴,總計 47 人的演奏。採用前 3 支、後 2 支的極少麥克風收音,卻完整捕捉到教堂內綿長而回盪的龐大空間資訊,是一張極為出色的錄音作品。

 

即便只用 sMS-2000 單體,其殘響就已經十分悠長且細膩——但加入主時鐘與 USB/LAN 擴充卡專用外部電源之後,情況完全不同!會讓人感覺彷彿教堂的天花板變得更高了。也就是說,那些極微小、極細緻的聲音資訊像是在空間中飛舞般完整呈現。這種三度空間的音場描繪,真的令人佩服。

 

SOtM 的 sMS-2000 是由電腦音響與網路音響的專業人士所打造的「成熟之作」,我這次算是徹底理解了。

(攝影:嶋津彰夫)


使用 SOtM 傾注心血打造的音樂伺服器「sMS-2000」,來試聽 Diretta 傳輸。

原本就優異的聲音表現,再加上 Diretta 的效果後,得以聽到更高層次的聲音!

2025 年 7 月 31 日. 三浦孝仁  【全文輯錄自「Stereo Sound 」】

我是一位在家中推廣網路音響播放的愛好者,而我非常喜歡使用 SOtM(ソム)的器材。

目前我擁有的設備包括:三台高音質 LAN 交換器「sNH-10G」、一台 10MHz 主時鐘「sCLK-OCX10」,以及兩台用於網路(RJ45)至 USB 轉換的「sMS-200」。

 

會使用三台 sNH-10G 的原因,不僅是因為我擁有多台 NAS,更因為在實際使用中,我發現將 sNH-10G 以串聯方式連接後,音質會變得更加精緻。當然,如果跟別人說我用了三台,大多數人都會感到驚訝……。至於 sMS-200,我打算未來升級到更高階、配備 10MHz 主時鐘輸入的上位機種「sMS-200ultra(Neo)」。

 

我之所以喜歡 SOtM 的產品,是因為我真切地感受到它們的音質優秀、可靠性高。同時,我也很喜歡它們體積精巧的設計。SOtM 的主事者(社長兼工程師 Lee 先生),我是在代理商 Bright Tone 開始引進 SOtM 之前就已認識。SOtM 的初期產品曾推出過 Serial ATA 用的雜訊濾波電路板,我以前在自製的音響用 PC 裡,用來連接 SSD,非常實用。

至於 SOtM 的 LAN 線與 BNC 線,雖然聲音非常好,但因為偏硬,因此使用便利性上並不算非常理想。

 

透過附帶主時鐘與電源模組的「sMS-2000PSMC」,來確認 Diretta 的效果

網路伺服器:sMS-2000PSMC

¥2,970,000(銀線規格電源模組,含稅)

¥2,948,000(銅線規格電源模組,含稅)

※ sMS-2000PSMC 是一款包含主時鐘、LAN/USB 卡專用電源模組、DC Y 線與時鐘線的套裝機型。DC Y 線與時鐘線的長度皆為 1.5 公尺。主時鐘輸入預設為 50Ω,亦可在訂購時指定為 75Ω。

※ 產品線中也提供僅主機的 sMS-2000(¥2,090,000 含稅),

以及附 LAN/USB 卡專用電源模組與 DC Y 線的 sMS-2000PS(銀線規格 ¥2,310,000、銅線規格 ¥2,288,000,皆含稅)。

這次試聽所使用的主要 SOtM 器材如下。

右側機架的上層是網路伺服器本體「sMS-2000」,下層從左起依序是主時鐘「sCLK-OCX10」與其電源模組,旁邊則是網路交換器「sNH-10G」。

左側機架則放置了作為 Diretta TARGET 搭配的「sMS-200ultra」以及其電源模組。

「sMS-200ultra(Neo)」(含稅 ¥260,150,配備主時鐘輸入,照片右側)是一款支援 DSD 22.4MHz 以及 PCM 768kHz/32bit 傳輸的網路傳輸機,不僅可作為 Diretta TARGET,也能作為 Diretta HOST 使用。

此外,只要在背面的 USB 端子接上儲存裝置,也能作為音樂伺服器使用,具備相當豐富的擴充性。

照片最上層的「sCLK-OCX10」配備四組主時鐘輸出。本次試聽中,這四組輸出全部都有使用,分別連接到 sMS-2000、sNH-10G,以及 USB DAC——Esoteric「N-01XD SE」等設備。

「sMS-2000PSMC」中也隨附了時鐘用的訊號線「dCBL-BNC50」(單品價格含稅 ¥187,000,長度 1.5 公尺)。在本次試聽中,為 sMS-2000 供給時鐘時,就是使用這條線材。

目前,我正考慮導入 SOtM 傾注心血打造的音樂伺服器「sMS-2000」。它的原型機在 2024 年 5 月的 HIGH END 2024(於德國慕尼黑舉行)首次公開,並在今年 5 月的 HIGH END 2025 中以完成品亮相。寬度 45.5 公分的全尺寸機箱,對 SOtM 來說應該是首次挑戰。我在《Stereo Sound》本誌的新產品介紹中試用了剛抵達不久的 sMS-2000。當時搭配 USB 連接 DAC 時,其音質表現極為出色,這也是我開始認真考慮購入的原因。

 

sMS-2000 最大的特色,是搭載了由 SOtM 開發的主機板「sMB-Q370」。這款採用 Intel CPU 的 sMB-Q370 主機板,看起來是在專業廠商的協助下完成的,但仍保留了 SOtM 一貫「以音質為最優先」的設計理念。這張 Micro ATX 尺寸的 sMB-Q370 主機板上,搭載了支援 10MHz 主時鐘輸入的 sCLK-EX 時鐘模組,並由同樣是自家開發的 ATX 電源「sPM-ATX100」供電。在這個領域中,也有高級機採用電腦大廠的市售主機板,而 SOtM 則選擇全數改用自家開發的零件,打造出真正高階的音樂伺服器。

 

在與 USB DAC 連接時,sMS-2000 配備了聲音評價極高的 SOtM「tX-USBx10G」(USB Host 卡);在網路連接部分,則標準搭載了具 RJ45 端子的「sNI-1G」(乙太網路卡)。這兩張高音質卡片的特點之一,是皆能對應 SOtM 的外接電源(9V DC)供電。

 

本篇介紹的 sMS-2000,當然連同 sMS-200ultra 與 sMS-200 等產品,都是由 SOtM 自家開發的 Eunhasu OS(基於 Linux 的「Unas Music Player」)所控制。Eunhasu(ウナス)在韓語中意為「天之河=銀河水」。Eunhasu OS 的特色,是具備多功能且專注於音響用途。

 

以下將介紹從 sMS-2000 音樂伺服器的 Eunhasu OS 介面中可操作的項目。

Eunhasu OS 可透過 http://eunhasu(Mac OSX 則為 http://eunhasu.local)來開啟,並可在選單畫面中進行各項設定。

Eunhasu OS 中可設定的項目
Diretta(DirettaTARGET/Diretta HOST)
Roon Server(sMS-200やsMS-200ultraではRoon Ready)
MPD & DLNA
Qobuz Connect
Minim Server
Bubble UPnP Server
HQPlayer NAA
LMS & Squeeselite
Shairport
LibreSpot

當從 PC 存取連接在同一網路上的「sMS-2000」時,會顯示這個選單畫面。所有的 Diretta 與 Roon 設定都是從這裡進行。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它支援 Diretta。這是最近才新增的項目,而我也打算在這裡實際測試一下 Diretta 帶來的音質提升魅力。在我家中的 sMS-200 上,我一直都是使用 MPD & DLNA 以及 Minim Server,至今還沒有試過 Diretta。

 

我家中目前有兩台作為「Diretta TARGET」的設備——一台是 Sforzato 的網路播放器,另一台是 SPEC 的 Diretta USB Bridge「RMP-UB1SFP」。而作為「Diretta HOST」的,則是 fidata 與 Soundgenic 的音響專用音樂伺服器(NAS)……。因此,我後來也在家中的 sMS-200 上試用了一次 Diretta。

SOtM 的 3 款產品現已支援 Diretta 播放

SOtM 宣布,自 Eunhasu OS V0.5.9 之後,其產品可作為 Diretta HOST 或 Diretta TARGET 使用。本次試聽的 sMS-2000、sMS-200ultra Neo,加上 sMS-200 Neo,都能支援 Diretta。此外,也提供了讓 Windows 作為 Diretta HOST 使用的 ASIO 驅動程式。

Diretta 是一種利用 LAN 網路來實現高音質音訊傳輸的通訊協定。這項技術由日本的 Mega Tech Electronics 合同公司開發,是日本誕生的技術。在一般網路資料傳輸中,音樂的數位資料同樣是以封包(packet)形式進行傳送與接收。例如,從音樂伺服器(NAS)傳出的音樂資料會經由 LAN 交換器送往網路播放器,而在這個過程中,音樂資料會被分成許多小的封包進行傳輸。

 

Diretta 也是封包傳輸,但例如一般常見的 UPnP 在音訊傳輸時會出現零散的通訊,使得封包量會瞬間增加或突然停止,反覆變動。這種行為會導致機器的耗電量產生隨機變化。

相較之下,Diretta 會先確定播放端,並進行速度一致的通訊,使被分割的封包以固定速率傳輸。換句話說,透過這個固定的傳輸速率,使播放設備的耗電量不再有波動,從而避免音質惡化——這似乎就是該技術的原理。

 

SOtM 認為 Diretta 有助於提升網路音響的音質,因此決定採用。對使用 sMS-200 的我而言,這也是非常令人高興的事。在 Eunhasu OS 中,使用者可以自行設定負責傳送音樂資料的「Diretta HOST」,以及負責接收音樂資料的「Diretta TARGET」。這裡我在 SOtM 的日本代理商 Brightone 的協助下進行了實際測試。進行聆聽的場所是《Stereo Sound》試聽室,所準備的器材如下。

 

接著補充一下主時鐘 sCLK-OCX10 的連接方式。sCLK-OCX10 擁有四組 10MHz 主時鐘輸出端子,透過 BNC 線分別連接至 sMS-2000、sNH-10G,以及 Esoteric N-01XD SE。剩下的一組,則視狀況連接至 sMS-200ultra 或 DELA 的 N1。

採訪時的試聽系統

● USB 連接 DAC:Esoteric N01XD SE(使用 USB 輸入)

● 前級擴大機:Accuphase C3900

● 後級擴大機:Accuphase A300

● 監聽喇叭:B&W 801D4 Signature

● 音樂伺服器:DELA N1

● 音樂伺服器:SOtM sMS-2000PSMC

● 網路傳輸(USB Bridge):SOtM sMS-200ultra Neo

● LAN 交換器:SOtM sNH-10G

● 時鐘線材:Esoteric 7N-DA6100ES MEXCEL

作為與 sMS-2000 搭配的 USB DAC,我們準備了 Esoteric「N01XD SE」(含稅 ¥2,035,000)。N01XD SE 搭載了 Esoteric 自家開發的離散式 D/A 轉換器「Master Sound Discrete DAC」,據稱能毫無遺漏地純粹再現音樂的能量。它不僅能作為 USB DAC,也具備作為網路播放器的優秀功能。

「N01XD SE」也配備了時鐘的輸入與輸出端子。本次試聽則是由「sCLK-OCX10」提供 10MHz 的主時鐘。

Esoteric 也推出各種類型的數位線材。本次試聽中,我們從中選用了高品質的 BNC 線材「7N-DA6100ES MEXCEL」(含稅 ¥418,000,1 公尺),分別用於「N01XD SE」以及「sNH-10G」。

在《Stereo Sound》的試聽室,標準的連接方式是從 DELA 的 N1 音樂伺服器直接以 USB 線連接到 USB DAC,因此我先在這樣的狀態下,把所有試聽曲目聽過一遍。

 

試聽音源全部存放在 N1 內建的 SSD 中。由於 DELA N1 也接上了 10MHz 主時鐘,因此整體的聲音品質理應相當高。USB 線材則是使用 Aim Electronics(エイム電子)製的高階產品。DELA N1 → Esoteric N01XD SE(USB)這個組合也是我在家中使用的配置,因此十分熟悉:能聽到能量平衡良好、份量感十足且紮實的聲音。

【本次試聽曲目(全數以音樂檔案播放)】

● 石塚まみ「みずいろの雨」44.1kHz/16bit

 — 來自新作 CD《Mami Ballads 2》,CD 擷取

● 安妮=索菲・穆特(小提琴)「Rey’s Theme」96kHz/24bit

 — 來自《Across The Stars》

● 尼爾松斯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

 「莎士比亞《李爾王》舞台音樂」96kHz/24bit

 — 來自《蕭斯塔科維奇 第 6、7 號交響曲 等》

● 布蘭福・馬薩利斯(薩克斯風)「Belonging」96kHz/24bit

 — 同名專輯

 

將 sMS-2000 設為「Diretta TARGET」

 

接下來進入 SOtM 的音樂世界。首先,Esoteric N01XD SE(USB)透過 sMS-2000 的音響用 USB 輸出端連接,而 sMS-2000 被設定為「Diretta TARGET」。

因為 DELA N1 不能作為「Diretta HOST」,所以讓它休息(關機),改用連接在網路上的 Windows 筆電作為「Diretta HOST」。

 

試聽音源也放在筆電中,透過 foobar2000 播放。只要從 SOtM 官網下載 ASIO 驅動、在 foobar2000 中選擇「SOtM Diretta」為輸出即可。

在聽之前,我原本擔心從 DELA 與從筆電輸出的音源之間會有品質差異……

但實際聽下來,sMS-2000 原本優秀的聲音,加上 Diretta 的效果後,呈現出的音質層次明顯提升,讓我聽到高出一個次元的聲音表現。

 

在 Eunhasu OS(V0.5.9 以後)中,主畫面會顯示 Diretta 的設定圖示,可由此進入更詳細的設定。只要在畫面最上方的切換開關選擇讓該設備作為「HOST」或「TARGET」即可。

 

整體而言,聲音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鮮明、解析度極高,呈現出寬廣的頻域,音的密度極高,色彩濃郁而鮮活。CD 格式的石塚まみ《みずいろの雨》中,她彈奏鋼琴時的觸鍵清晰透亮,打擊樂器的細微質感刻畫得非常精彩。穆特的小提琴在音色變化與強弱細節上的陰影層次極為出色,演奏動態極具張力。

 

接著是尼爾松斯指揮的管弦樂,銅管的金屬共鳴與聲音消散至空間深處的延伸都相當具體,極低頻那種沙沙摩擦般的質感也變得更清楚。爵士樂的馬薩利斯,其薩克斯風每個音都鮮明而具體,整個四重奏在律動中的氣氛令人愉悅。小鼓與銅鈸等的敲擊聲也有著帶核心、十分寫實的描繪。

 

Diretta 所帶來的音質改善,是因為網路封包傳輸的平坦化,而並非 USB 線材向 Esoteric 傳送訊號的方式有所改變。然而,將 sMS-2000 設為「Diretta TARGET」後所展現的音質之好,已可稱得上是突破性的。sMS-2000 上使用的 USB 輸出 tX-USBx10G(USB 主機卡)與網路輸入端的 sNI-1G(乙太網路卡),顯然也在聲音提升上貢獻不少,而它們所採用的外部電源供應(9VDC)也肯定發揮了作用。

 

將 sMS-200ultra Neo 設為「Diretta TARGET」

 

接著要測試的是:將原本的高階機種 sMS-2000 作為「Diretta TARGET」,改換成體積較小的 sMS-200ultra 作為「Diretta TARGET」時,音質表現會如何?

 

兩者的共同點是皆搭載 10MHz 主時鐘輸入的 sCLK-EX 時鐘模組。SOtM 是非常了解高精度時鐘在數位音訊重播中重要性的廠商。本次配置唯一更動的地方,就是把「Diretta TARGET」的主機從 sMS-2000 換成 sMS-200ultra,而當然,sMS-200ultra 也同樣接上 10MHz 主時鐘。

 

先說結論:兩者的音質差異並不大。

依然可以感受到 Diretta 的強大效果——聲音的精彩度與活生感明顯。例如穆特演奏《Rey’s Theme》中,小提琴高頻的延伸與尾韻淡出空間時的氣氛格外細膩。至於布蘭福・馬薩利斯那段,整體的聲音結構感我個人更偏好 sMS-2000,但仍不到會覺得不足或不滿意的程度。

 

雖然 sMS-200ultra 與 N01XD SE、還有 LAN 交換器 sNH-10G 之間並非彼此同步時鐘,但這三台設備都接受了 10MHz 主時鐘供應,這可能是整體音質水準能保持在高水準的原因。

將 sMS-2000 設為「Diretta HOST」、sMS-200ultra 設為「Diretta TARGET」,並以 Roon 操作後,可以確認由 sMS-2000 所播放的音訊訊號,確實已透過 Diretta 傳送至「Diretta TARGET」。

 

將 sMS-2000 設為「Diretta HOST」,並以 Roon 操作

高階的音樂伺服器 sMS-2000 本身就能成為 Roon Core。大概是因為它的 CPU 處理能力高,加上 DRAM 記憶體容量充足吧。sMS-200ultra 和 sMS-200 則能成為 Roon Ready,光是這點就很厲害了。對 Roon 使用者來說,最大的好消息是──

sMS-2000 似乎能以 Roon 進行 Diretta 傳輸。

 

因此這次的配置,是由 sMS-2000 作為 Roon Core,同時設定為「Diretta HOST」。

試聽音源則放在 USB 隨身碟中,再插入 sMS-2000 背面(主機板上的 onboard USB),讓 Roon 將其辨識為儲存空間。接著再把剛才用過的 sMS-200ultra 設為「Diretta TARGET」,並透過 USB 將音樂資料輸出到 Esoteric N01XD SE。

 

在平板上啟動 Roon 應用程式後,可以看到 sMS-200ultra(Diretta)出現在音訊輸出選單中。選定它後開始播放試聽音樂,而就我此次所有的聆聽結果而言──

Roon + Diretta 的聲音洗練度是最頂尖的。

 

當然,Roon 特有的訊號處理也可能產生影響。

例如在石塚まみ《みずいろの雨》中,歌聲質感被描繪得更細膩;尼爾松斯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的管弦樂,則呈現出帶著高雅柔和感的氛圍,讓人感受到更開闊的音場空間。

這裡音源使用 USB 隨身碟,也應該是造成差異的因素之一。之前是透過筆電播放,而現在直接由 USB 讀取。布蘭福・馬薩利斯四重奏的演出,更是展現出極其鮮活的律動與生命力。

 

當 sMS-2000 設為 Roon Core、並將支援 Roon Ready 的 sMS-200ultra 設為輸出端時,可以確認到訊號是以這樣的流程進行的。

 

關閉 Diretta,使用 Roon 操作 sMS-2000

最後的試聴測試,是在 sMS-2000 保持作為 Roon Core 的情況下,不使用「Diretta HOST」時的音質比較。同樣地,sMS-200ultra 也不再作為「Diretta TARGET」,這次則是以 Roon Ready 的方式,透過 USB 連接到 Esoteric N01XD SE。也就是說,在 Roon 應用程式中看到的音訊輸出,將不是 ALSA 的 Diretta,而會變為 RAAT。

 

這實際上就是在比較「有沒有 Diretta」的差異。即使是在試聽室這種網路環境條件相對理想的空間中,Diretta 依然展現出其優勢。例如在音像描寫或空間表現上雖稱不上巨大差異,但使用 Diretta 傳輸時,空氣感更清澈,音像描繪也更具深度。

 

以 CD 格式的石塚まみ《みずいろの雨》為例,整體細緻度在 Diretta 傳輸下更為提升。而高解析度的尼爾松斯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其描繪出的音樂畫面,在 Diretta 傳輸時的表現明顯更鮮明、更具魅力。

我也在自宅把手邊的 sMS-200 設為「Diretta TARGET」並試著播放音樂。透過桌上型電腦的 foobar2000 輸出音訊後,音質上的好處是明顯可以感受到的。

SOtM 方面表示,未來將會實現「Diretta HOST」與「Diretta TARGET」之間的 直接乙太網路(Direct Ethernet)連接(預計透過 Eunhasu OS 更新來實現,時間未定)。Eunhasu OS 的 Diretta 支援是從 V0.5.9 開始,不過目前最新版本已經是 V0.6.0。

 

在這種 Direct Ethernet Connection 的使用方式中,需要使用現在較少見的 交叉(Cross)LAN 線。而若系統只有一個 LAN 端口的話,則必須再搭配 USB 乙太網路擴充器或者 USB WiFi 無線網卡。

我目前對這部分的細節還沒有完全掌握,但身為一家致力於提升網路音響高音質重播的廠商,SOtM 未來的發展絕對值得持續關注。

 

(攝影:相澤利一)


SOtM sMS-2000 釋放Roon Core重播全實力

文|洪瑞鋒【全文輯錄自「音響論壇」】

我時常覺得現在的音響迷其實滿幸福的,要聽音樂的深度有黑膠,要聽音樂的廣度有串流。兩者在沒有強烈衝突的市場定位下,只要好好鑽研跟調整,都可以讓人聽見非常棒的音質效果。黑膠的歷史發跡得早,各項音響設計大概已經到頂峰,很難再有新突破。反倒是數位串流,這幾年的進化可謂驚奇。不僅推出的串流DAC音質不斷進化,市面上與串流相關的優化配件更是推陳出新,一個愛樂者要訂閱超過兩個以上的音樂平台是很常見的事。那麼,有沒有一個音樂播放軟體可以一次整合多家串流平台,並與自家NAS裡的龐大音樂資料庫做統一彙整?我想,Roon大概是目前音響迷心目中的首選。一來是整合各家串流平台的音樂資訊完整,透過單一操控介面就能統一查詢,橫向與縱向的連結性極強,這點在搜尋與比較不同古典音樂之間的版本差異,有很大優勢。二來是Roon內建的DSP Parametric EQ也很實用。很多時候,在最終喇叭擺位不可挪動,或者就是聲音量感分佈上差那麼「一點點」的狀態,直接利用EQ曲線做些微的頻段增量與衰減,效果甚至比起更換線材、墊材來得有效。因此追求高音質串流的音響迷,無論他們的起點為何,最終似乎都會走上付費訂閱Roon一途。既然如此,如何最大程度優化以Roon為核心的重播環境呢?這次試聽的SOtM sMS-2000,就是一套專為Roon Core主機打造的超級電腦。

 

Roon Core旗艦訊源

如果記憶沒錯,印象中前幾年在音響展的極品展房,他們也有展出一部以SOtM音響級組件打造出的Roon Core電腦,那是極品與宇祥音響一同合作下的產物。當時還處在設計概念階段,外型看起來就與一般的電腦主機很像,但卻是專為高音質串流所打造。後來,宇祥音響也以此作為原型機,與台中的Studio影侍合作推出另一部SOtM HTPC-Q370,這就比較符合音響迷的設計口味了。一來這是一部以Intel NUC主機為基礎所改裝的優化版Roon Core電腦,內部同樣採用大量SOtM音響級組件,音質表現沒話說。二來是,這次在機身結構上也大幅精進,採用更厚實的鋁材打造,同時也利用機身兩側的大面積散熱片,來取代電腦本來的風扇系統,雜訊干擾更低。而這次的sMS-2000呢?這是一部完全出自韓國串流專家SOtM之手的超級電腦,內部同樣以Roon Core作為核心,不過內中的主機板、電源設計、時鐘系統,再到各類型的網路串流以及輸入、輸出模組,都用上SOtM自家最好者,是瞄準更高串流音質需求的用家所打造。

 

以Roon Core打造的超級電腦

來看這次的sMS-2000,它的外型結構比起前一代不僅更龐大,機身上也增添更多設計元素。例如原廠以大小不同的圓形散熱孔,交錯排列出的金屬頂蓋,其視覺效果就很不錯。頂蓋右邊這次也加入了大面積的散熱片,而機身前面板在開機後,左側斗大的S logo燈號會整個亮起,配合sMS-2000本身就具份量的體型,看起來霸氣十足。sMS-2000在本質上就是一部電腦,它不僅可以串流,做數位介面的轉換(RJ45),也可以對應日後各式各樣更新的介面規格,並運行原廠自家的Eunhasu OS串流播放系統。這是一套專為音訊重播所設計,而Eunhasu在韓文,也有銀河之意。

 

再看sMS-2000的內部設計,用料可謂奢華,幾乎把原廠最好的發燒模組一次用上。例如內部主機板,這次就選用原廠最新的sMB-Q370。它可以一次對應Intel旗下的一系列CPU,包括出廠的標準版Intel i7-9700,以及兩個選配版的Intel i7-9700K與Intel i9-9900K。內部系統與儲存空間備有各自獨立的M.2 SSD,系統的儲存空間標準規格為512 GB,但可升級到最高4TB。除此之外,機內最高可以另外安裝6顆SATA SSD硬碟,用來儲存海量的高解析音樂檔是絕對夠用。這套sMB-Q370主機板還有許多厲害之處,例如它的線路layout極為乾淨。原廠將任何與音訊重播無關的功能全數去除,用以優化串流路徑。內中使用的發燒元件以及選料更是成本高昂,這種經由原廠以多年選料經驗所架構出的最佳化設定,與市面上一般常態的電腦主機板根本無法相比,看起來特別發燒。這次原廠也特別提升了主機板的被動式散熱結構,利用扁平導熱管與機身上的金屬散熱片做結合,能在不使用風扇系統狀態下,達到機身溫度的恆定狀態。而線路中使用的時鐘系統是SOtM知名的sCLK-EX。核心技術包含獨特的主動式降噪與低噪音電源穩壓,可達到精準的時脈同步,並支援50歐姆(或75歐姆)的BNC主時脈輸出。至於機身內的電源部分也超級講究,使用原廠高階的sPM-ATX100電源供應模組,不但符合標準電腦用電的ATX規格,原廠為內部的每路輸出,甚至都額外配置了二級雜訊濾波,透過內建的時鐘系統做供電輸出同步,用電水準比一般電腦不知道好上多少倍。

 

講究的數位介面轉換

繞到機身後方,可以看見這次主要的數位輸入與輸出模組,兩者都配置在機身背後的右側,其中包括一張SOtM高階的sNI-1G網路卡,內部自帶SOtM獨特的濾波技術,可以提升串流音訊品質。這張網卡也具備了完善的雜訊隔離與屏蔽設計,這能避免噪訊傳遞至主機板上,造成音訊污染,同時也支援外接10MHz主時鐘做時脈同步。而數位輸出部分則用上SOtM最新的tX-USBx10G USB輸出模組,符合USB 3.1 Gen 2規格,具備10Gbps的高速傳輸速度。這張USB輸出模組可謂SOtM旗下技術的精華。當年讓他們家在PC電腦圈打出名號的,正是一張專為發燒音質所打造的USB音效卡tx-USB。而隨著USB這幾年在規格上不斷演進,他們家的USB音效卡當然也是與時俱進。這張tX-USBx10G就是現階段SOtM旗下最好的USB輸出模組,聲音效果的提升可想而知。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sNI-1G網路卡還是tX-USBx10G輸出模組,兩者在一般狀態下都能直接由機身內部供電,但同時也支援外接的專用電源,進一步提升音質。

 

Eunhasu OS操控系統

最後來看sMS-2000的串流技術與操控應用,它可支援的串流播放軟體非常多,包括Roon Server、DLNA、Music Player Daemon(MPD)、Logitech Media Server(LMS)、Squeezelite、ShairportSync、BubbleUPnP、HQplayer以及LibreSpot等,其中也支援最新的Qobuz Connect,以及搭配外接CD承盤可將音樂讀取儲存的Automatic CD ripper功能。當然,如果您是Roon用家,它也能當作Roon Core使用。至於這套Eunhasu OS怎麼運作呢?很簡單,您可以直接外接電腦螢幕,搭配滑鼠與鍵盤使用,或者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裝置,也能直接連線。只要在SOtM官網上找到IP連結,確保器材與操控裝置處於同一個WiFi網路,就能在列表中看見器材型號。進入畫面,就能看見Eunhasu OS的操控畫面。此時想要啟動哪些串流功能,就能直接點選作開啟。開啟後,圖示中會顯示「Active」字樣,代表正式啟動。這次試聽,我除了將sMS-2000作為串流轉盤,同時也將它當作Roon Core使用,評測它實際串流出的音質效果。

 

搭配器材,兩種評測模式

這次的參考組合包括以ELAC Vela FS407.2喇叭,搭配COS D10 V2串流解碼前級以及Naim NAP 250後級。而測試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拿sMS-2000作為音樂伺服器,用來取代COS D10 V2內建的串流轉盤。此時使用BubbleUPnP做播放。第二種方式是將sMS-2000作為Roon Core,比照對象是Roon原廠推出的Nucleus主機,這最能直接比較出兩者同樣作為Roon Core時,在串流音質上的差異。

 

首先,以第一種型態做比較,sMS-2000即便作為一個串流轉盤,它所提升音質效果的方方面面,就足夠讓我大吃一驚了。沒錯,真的就是大吃一驚。應該說,以眼前這套組合,無論是ELAC喇叭、COS串流前級,還是Naim後級,在過去頻繁的評測頻率之下,老實說,我以為它們不會再發出令我感到太驚奇的聲音效果。沒想到這次我僅是將COS D10內建的串流轉盤,改為統一交由sMS-2000做處理,提升的效果之大,甚至讓我一度懷疑過去簡便的串流作法,究竟減損了多少COS D10 V2真正的解碼實力?包括在聽鋼琴獨奏時,入耳的串流音質更為圓潤飽滿,泛音水分豐富,即便是簡單的鋼琴獨奏,sMS-2000似乎更懂得釋放出甜美多彩的音色組合。面對相對難處理的鋼琴觸鍵,它能在不更動音量大小的前提下,輕鬆表達出一種更為線性、流暢,以及緻密的類比聲響,讓整個聆賞的趣味性,因為音樂動態的延展,獲得了最大的聽感昇華,絕對是展現串流音質迷人吸引力的關鍵。

 

詮釋人聲情感的最高境界

當我切換至Roon Core模式,與Roon原廠推出的Nucleus相比,提升效果同樣驚奇。不但操控Roon的播放過程,介面切換無比絲滑,沒有任何lag或者閃退發生,音質音色的提升,更是一次「音響二十要」的全面躍進。與Nucleus相比,sMS-2000串流出的音質音色更飽滿,形體更浮凸,而且凝聚力更卓越;那種由音場最深遠所營造出的立體空間感,能夠將古典音樂以及流行音樂的前後層次拉出相當漂亮的音響效果,那是一聽就令人身心舒坦的音樂平衡性。如果您的串流起點是由sMS-2000開始,那麼我相信有很大的機率您會認為數位串流的音質竟然可以發出這麼棒的聲音效果,為何還會有一堆人嫌棄呢?

 

再聽人聲表現,我發現sMS-2000的中頻再生有著超乎想像的純淨感。那種澄澈透明的效果,不但可以還原音樂從「微小到漸強」的過程,就連歌手演唱中所暗藏的內在情緒,也能因為sMS-2000的加入,獲得了更完整的情感釋放。包括在聽魏如萱的「我在紐約打電話給你」,我從來不認為這是一首容易表現的歌曲,因為整首歌只有人聲搭配兩把吉他,只要串流音質上稍有破綻,就容易讓人因為重播的過程「不像真」,而無法產生共感,透過情感推動的音樂氛圍,即會瞬間瓦解。當天聆聽sMS-2000,我發現它很善於捕捉歌唱者細微的演唱口氣與情感流動。整首歌曲的情緒,魏如萱幾乎是壓抑著將它唱完,最多就是在歌曲中段稍微放開,但收尾時情緒又立即收斂,這種不刻意彰顯演唱張力的真誠情感,是我認為歌曲中最珍貴的東西。但sMS-2000卻能將這份隱晦式的情緒,處理得相當有味道。那種恰恰好的點到為止,將飽滿的情緒落在一個即將潰堤的邊緣,不讓歌曲淪落於情感上的氾濫,不灑狗血,卻能讓我隔著喇叭,在平淡的歌唱口氣中,感受到歌唱者內心的滿腹委屈,是詮釋歌曲的最高境界。

 

釋放Roon Core的音質實力

作為音響迷最喜愛的播放方式之一,如何針對Roon Core播放環境做一次次的音質優化,是所有愛樂者在探尋理想串流重播中的必修課題。這次試聽sMS-2000,我認為它在一個相對可負擔的價位,賦予了一個最終的標準解答。它是一款專為Roon Core為建構核心所打造的超級電腦,不但精準展現SOtM在串流優化上的精湛實力,更是一探Roon最佳音質重播的理想途徑。

 

集體試聽

 

蔡承哲:綿密細膩的質地,讓系統更上一層樓

本次試聽的器材既然是作為Roon Core,那麼它的運算能力肯定比一般訊源強大,如此才能滿足Roon內眾多需要運算能力的功能。不過試聽時是純粹將它作為單純的訊源使用。和平價訊源相比,個人認為換上SOtM sMS-2000聲音表現最明顯的進步,是音粒的細緻度。如果把音像當成是許多微小顆粒構成,那麼SOtM sMS-2000明顯是細小許多的顆粒;所有樂器與人聲聽起來都比以往細膩一些。如果不知道在比較訊源,這樣的進步甚至會誤以為是擴大機的功勞。音粒更細緻的另一項優點,是音像聽起來離真實更進一步,塑形更接近真實樣貌。音場雖然不會變大,但舞台上的配置卻更加自然。換個形容方式,SOtM sMS-2000聽來像是混音師功力高出一截,混出來的舞台效果更自然、少破綻。另一項很奇妙的進步是,SOtM sMS-2000會讓音壓變化的過程更為細膩,有更好的連續感。這差異就好像原先音樂音量有50格可以變化,SOtM sMS-2000則進步為100格以上。筆者還特別查看是不是位元率不同,結果當然是SOtM sMS-2000本身造成的進步。而音壓變化更細膩,也會令人覺得多聽到一些以往忽略的資訊。筆者認為是Roon的用家又追求聲音表現絕對值的音響迷,SOtM sMS-2000就是必須考量的選項。

 

陶忠豪:一掃串流生澀單薄音質,徹底解放Roon的重播潛力

我在418期曾經拜訪過網路人稱Eton的住家,除了體驗他精心調校的聆聽空間與音響系統之外,另一個重點是前往試聽Eton那時剛導入的,由台中宇祥音響與Studio影侍工作室所聯手開發的Roon Core主機,那是一台以SOtM主機板、網路卡、時鐘模組等組件打造的超級電腦。對串流有深入研究的Eton認為,直到這部超級電腦導入之後,串流的聲音表現才真正達到可以與CD、SACD播放相抗衡、甚至更為優異的水準。那時我就聽說SOtM自己也在開發類似產品,這次評測的sMS-2000就是SOtM原廠給出的答案。運行Roon Core的電腦真的影響這麼大嗎?身為Roon的忠實用家,我必須要說,sMS-2000所帶來的提升真的明顯可辨。聽米開蘭傑里演奏的蕭邦前奏曲,以往並不覺得錄音特別發燒,直到這次透過sMS-2000播放,即使播放的只是Tidal串流而不是高解析檔案,但是依然能讓我聽到更多以往不曾注意到的細微觸鍵強弱與音色變化。聽中提琴演奏家Timothy Ridout今年新發行的「Telemann, Bach, Britten, Shaw」專輯第一軌,從琴弦的震顫、琴身共鳴到擦弦沙沙聲響與空間堂音殘響,我聽到聲音都展現出無與倫比的真實感,這樣的表現也是我以往透過Roon聆聽串流所不曾體驗過的。再聽Niklas Liepe以小提琴與弦樂團編制詮釋的巴赫郭德堡變奏曲,那柔軟又鮮活的小提琴音質音色,以及豐潤飽滿的弦樂團演奏實在太迷人,完全擺脫了許多人所詬病串流音質過於生冷細瘦的缺點。如果您是Roon的重度使用者,一部高規格的Roon Core專用主機絕對是必須投資的配備,而這款sMS-2000,就是最頂級的Roon Core主機之一。

 

林哲宏:旗艦音樂伺服器終於問世!

SOtM所推出的USB介面tX-USBx10G以及網路卡sNI-1G在用PC作為音樂播放器的發燒友間早已是最具公信力的好聲選擇之一,我有許多朋友也有採用SOtM的這兩款產品。在推出音響級主機板後,我相信作為一個音樂伺服器廠商絕對不會止步於只推出「擴充卡」或「基板」的現況,我也猜測當時開發這塊板子肯定是有後續產品規劃的考量,最後sMS-2000的出現便是證實了這些開發軌跡都是為了這個旗艦伺服器的開發而生。我覺得SOtM的這一步走得相當正確,因為就串流播放而言,好的音樂伺服器就是音質的基礎,而sMS-2000裡裡外外的設計都看得到開發團隊在這十年來研發的know how。而更令人意外的是,它的外型突破以往「音響工程師」的既有印象,成為了放在音響架上一點都不突兀的韓國型男。由於其搭載的性能就音樂伺服器而言相當卓越,我認為最適合它的定位會是運行Roon的核心,如果單純作為UPnP、Roon Bridge或是HQPlayer NAA感覺有點大材小用,也因此本次試聽也是以Roon Core來進行。正所謂沒有比較沒有傷害,比起用UPnP給DAC發聲,sMS-2000作為Roon Core的聲音表現可以說是全面碾壓,在通透度,細節量等所有音響性指標全數勝出。sMS-2000作為Roon Core還有一個好玩的點是,可以透過網路輸出或USB輸出來調音,在我的測試曲目中,我覺得透過網路輸出的大編制表現比較寬鬆,音場比較大;而透過USB輸出時在小編制、獨奏樂器時有著更加優異的細節紋理表現。作為一個旗艦級定位的產品,擁有這種調音靈活性是非常罕見的,這也是我認為sMS-2000身上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此外,網路卡以及USB卡也都可以外接獨立直流供電,可以選用SOtM自己的方案或是他廠的直流供應器來進行進一步的調音,我相信這些功能對於極致的串流發燒友來說,真的非常具有吸引力。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