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品牌 Sonus Faber 以精美的被動揚聲器聞名,這些揚聲器採用奢華材料,包括異國情調的木材飾面和帶有皮革插入的前面板。今年早些時候,Sonus Faber 宣布推出其 Omnia 無線音樂系統(售價 $1999,美金),這款產品具有流暢的線條、五層木材單板的胡桃木頂板、雕刻的底座和質感布料格柵,Omnia 共享了 Sonus Faber 被動揚聲器的設計美學。
Omnia 具備藍牙、Wi-Fi 和以太網連接,專為串流時代設計。它支援 Apple AirPlay 2,可以從 iPhone、iPad 或 Macintosh 電腦上的任何音頻應用程序通過 Wi-Fi 串流音樂。同時也支援 Spotify Connect 和 Tidal Connect,讓聽眾可以在這些服務的應用程序中排隊音樂,然後將播放轉移到 Omnia。Omnia 還內建 Chromecast,便於從任何支援 Cast 的應用程序播放音樂,並且兼容 Roon。
Omnia 擁有一個 HDMI 輸入,可以連接帶有 HDMI ARC 端口的電視,以及可以在線路電平和唱機運作之間切換的類比音頻輸入。
內外兼備
Omnia 重量略低於 17 磅,尺寸為 26″W × 5″H × 11″D,提供胡桃木和石墨兩種飾面。我所評測的樣品為胡桃木飾面,看起來非常華麗。木質頂板沿中間分為兩個部分,這兩部分無縫連接。經過絲絨處理的胡桃木表面有著緊密的紋理,其線條呈對角線向下延伸,形成引人注目的 V 字形圖案。從側面看,可以清楚辨別出頂板的五層結構。
石墨型號與胡桃木型號擁有相同的五層頂板,設計總監 Livio Cucuzza 在一次 Zoom 訪談中告訴我。但在石墨型號中,施加了黑色洗劑,使其呈現工業風格。Cucuzza 指出,仔細觀察時,V 字形的紋理清晰可見。
Omnia
兩個版本的前面、後面、底部和側面均覆蓋黑色編織布料。側面格柵周圍則有深灰色的裝飾件。Omnia 坐落在一個深灰色的雕刻底座上,當播放音樂時,底座上方的藍白色 LED 燈會亮起。
Omnia 的底座後面嵌有一個接頭組,包含重置按鈕、兩孔電源連接器、HDMI 輸入、LAN 端口、六針 DIN 類比輸入,以及帶有唱機和線路電平設置的兩位類比選擇開關。Omnia 配備了 DIN 至 RCA 的適配器電纜。除了 RCA 插孔,該適配器還有一個接地螺絲,用於連接唱機。
與許多數字音樂播放器不同,Omnia 不使用字母數字顯示器來呈現信息和菜單選項。相反,它的 Senso™ 界面在頂板上使用 LED 燈。在前面有三個觸控控制按鈕——兩個圓點夾在一條短條上,Sonus Faber 稱之為控制線。觸摸左邊的圓點以降低音量,觸摸右邊的圓點以提高音量。輕觸控制線以暫停和恢復播放;按住控制線然後放開可開關 Omnia。控制線的顏色會根據所選來源改變:藍色為藍牙,橙色為 HDMI,粉紅色為唱機/線路類比,白色為 AirPlay,黃色為 Chromecast,綠色為 Spotify Connect,青色為 Tidal Connect,紫色為 Roon。
在控制線上方是三個反饋 LED 燈條。當你降低音量時,控制線上方的 LED 燈條的照明區域立即變窄;當你提高音量時,它會變寬。
Omnia 隨附一個小型遙控器,按鈕包括開關電源、音量加減、靜音、播放/暫停、上一首和下一首曲目、選擇來源,以及開關 Omnia 的 LED 燈。該遙控器與其控制的播放器形狀相同,手感舒適,表面有橡膠質感。
遙控器
前面板的外側邊緣有兩個 0.75″ 絲膜高音單體(每個通道一個),和兩個 3″ 中音驅動器,這些中音驅動器配有紙漿音盆——這些驅動器稍微向下傾斜。低頻由一個 6.5″ 共享低音單體產生,該低音單體向下發聲進入底座。在每個側面格柵背後隱藏著一個 1.75″ 全頻驅動器,該驅動器用於 Crescendo™ 處理——稍後會詳細介紹。
推動這些驅動器的是八個相同的 D 類放大器。低音單體由兩個橋接模式的放大模塊供電。Sonus Faber 沒有具體說明每個驅動器的功率輸出,但總功率輸出為 490W,最大聲壓級為 108dB。通過以太網或 Wi-Fi 接收的數據流的最大解析度為 32 位/192kHz。
除了實施分頻器,Omnia 的數字信號處理器還會對驅動器進行時間對齊並應用 EQ,以優化頻率響應。該 DSP 還實施低音位移控制,防止低音單體過載,並提供補償選項以應對 Omnia 與牆壁過近的情況。它還運行公司的 Crescendo™ 處理,該處理將延遲聲音傳送到側面全頻驅動器,以創造雙極和雙極的結合行為。其效果是擴大和提高音場。如你稍後將看到的,我非常喜歡 Crescendo™ 處理對 Omnia 音質的影響。
技術規格 | 詳細資訊 |
---|---|
系統 | 立體聲四路,DSP優化密閉式系統 |
揚聲器 | 高音:Ø 2x19 mm 絲質圓頂單元 中音:Ø 2x76 mm 紙漿錐體驅動器 全頻:Ø 2x44.5 mm 紙漿膜驅動器 低音:Ø 165 mm 長衝程鋁錐體驅動器 |
頻率響應 | 30 Hz - 25000 Hz |
最大聲壓級 | 108 dB SPL @ 1 米 |
串流連接 | AirPlay 2、內建 Chromecast、Spotify® Connect、TIDAL Connect、Roon Ready、Bluetooth AptX HD、SRC |
功率消耗 | 典型使用:18 W 待機模式:3.5 W 深度睡眠(無網路待機模式):0.5 W |
音頻輸入/輸出 | HDMI ARC 2 通道 類比輸入:MM 唱頭 / 線路輸入 |
解耦系統 | 橡膠墊 |
產品尺寸 (H x W x D) | 130 x 650 x 280 mm / 單位 5.1 x 25.6 x 11 in / 單位 |
包裝尺寸 (H x W x D) | 288 x 853 x 420 mm / 單位 11.3 x 33.6 x 16.5 in / 單位 |
重量 | 5.6 kg / 單位 12.3 lb / 單位 |
包裝重量 | 12.6 kg / 單位 27.2 lb / 單位 |
箱體 | 橢圓形設計 |
表面 | 半光澤木材 |
網布 | 黑色布料 |
金屬 | 鋁 |
擁有Hi End表現力的All In One喇叭 Sonus Faber Omnia
最近Sonus Faber很紅,他們宣布與Maserati Grecale(東北季風)休旅車合作,為其裝置21支喇叭、1,285瓦的沉浸式汽車音響,引起汽車界的注目。不僅如此,他們還推出Omnia All In One喇叭,再度成為音響界焦點。不知怎地,最近Omnia這個字在音響界很紅,Audiolab推出Omnia全功能綜合擴大機,NuPrime也推出Omnia串流綜合擴大機,還有一個快速充電器品牌也叫Omnia。說得更廣些,甚至背包品牌也有Omnia,精品品牌Bvlgari也有Omnia香水,Samsung也有Omnia手機、個人助理器。拉斯維加斯的夜總會也有名為Omnia者。皮件飾品有品牌Omnia。看來,Omnia這個字大家都喜歡用。
▲Omnia的外觀看起來是出自2016年推出的SF16,而SF16的造型設計又可溯源到Sonus Faber最早的Snail喇叭。
設計能力強
老實說我很佩服Sonus Faber的設計能力,他們每次推出新產品,其造型與內涵都讓人眼睛一亮
。您還記得嗎?2014年,Sonus Faber在義大利舉辦30周年紀念活動,推出限量版New Extrema,邀請全球音響媒體與會,而且還把喇叭的模具當著全球音響媒體面前毀掉。那場盛會Sonus Faber同時展出與超跑Pagani合作,為Huayra(風神)跑車設計的汽車音響,同樣讓在場媒體們眼睛看得發直,當年這部超跑定價110萬美元,現在肯定不止了。
▲Omnia可以放在客廳、餐廳、小套房、辦公室、甚至戶外休閒使用,即使當作Hi Fi喇叭都很稱職。
來自SF16
Omnia這個字來自拉丁文,意思是「所有的,在各方面」的意思,擁有這麼全面的意思,難怪Sonus Faber要以它命名最新推出的多功能無線傳輸喇叭。其實,Sonus Faber並不是第一次推出這樣的產品,早在2016年,Sonus Faber就曾在義大利薩丁尼亞島邀請全球音響媒體,發布SF16無線傳輸喇叭。那支喇叭是以Sonus Faber最早的一個產品Snail(蝸牛,Franco Serblin 在1980年設計)為發想而設計的喇叭,中央一個機體與喇叭,左右二側還可以縮起或伸出各一支喇叭,其造型非常獨特。沒想到2022年,Sonus Faber再度推出All In One無線傳輸喇叭,造型一樣獨特,但售價卻便宜很多。
當年SF16一支定價14,000美元,而現在的Omnia一支定價只要1,799歐元。為何價格會差那麼大?一來Omnia的造型就像是左右喇叭縮起來的SF 16,少了那二支左右喇叭,成本應該便宜不少。再者我猜是經過多年來,無線傳輸的各項技術已經很成熟,相關零組件的成本也降下來了,所以這次Omnia才能賣這麼便宜。
▲Omnia的外觀看起來很典雅,核桃木的外觀、褐色的網罩,碟型的箱體,上面還有光條,看起來既典雅又前衛。
獲得EISA獎
其實Sonus Faber會推出Omnia,當然是要趕上All In One喇叭潮流。自從主動無線傳輸喇叭開始流行之後,All In One的各類小型喇叭相繼應市,以往有B&W的Zeppelin、Formation,Naim的Muso,現在則加入Sonus Faber的Omnia。這幾樣產品都是屬於價位比較高的Hi End等級。至價位比較低、屬於3C產品類的All in One喇叭更是多到數不清,最有名的當屬Home Pod Mini、Google、Amazon等內建語音助理的所謂智慧喇叭。
當然,Hi End級的All In One喇叭與3C級的智慧喇叭都能發出聲音,都能聽音樂,但二者的訴求有很大的區別。Hi End級All In One的訴求是注重聲音的各項表現,包括音質的美、音色的正確、能播放出一定大的音量、低頻量感要能撐得起音樂的整體平衡性等。而3C級的首重功能,聽音樂也是重要功能之一,但不會那麼講究。Hi End級All In One喇叭也因為價位比較高,所以在外觀的設計上也下很大的功夫,無論是外觀的形狀、製造品質與操控的質感都是第一流的。Sonus Faber Omnia就是最新的這類產品,而且一推出就獲得歐洲EISA 2022-2023獎,這絕對是實至名歸。
精緻藝術品
從外觀上,Omnia就是一部氣質與眾不同的藝術品,而且那核桃木外皮也很容易融入各種室內裝潢,可說是最典雅的外觀之一。它的造型就像是扁扁的弧形碟子,上方是核桃木製成,有三條發光細線以及一條發光短線(原廠稱為Senso觸控系統)。前方與左二側後方都設計成斜面,以褐色紗布蒙住。底下則是一個橢圓底座,底座下有一個低音喇叭,還有許多各式接端插孔。如果從正面看,您看不到任何接線,要從背後、底部才會看到電源線,以及一些該有的連接線。
▲Omnia的喇叭分布在左右二邊與中央,真的就是左、右、中聲道立體概念。
各種訊源通吃
頂板上那幾條長短發光線能顯示不同的操控狀態,最前面那條短線則是開、關與Play、Pause操控。長按不放是開、再一次長按不放是關。開機之後,短按一次是Play,再短按一次則是Pause。 如果要切換輸入端子,則以手指在這條短線上往右刷或往左刷。
當頂上的短線顯示青色時,代表Tidal Connect啟動。發出粉紅色時代表LP黑膠系統。發出紫色時代表ROON Ready。發出藍色時代表藍牙啟動。發出綠色時代表聽Spotify。發出黃色時代表以內建Chromecast操控。橘色代表連接HDMI(ARC電視音效)。最後,白色代表以Airplay2傳輸。
當然,您也可以透過原廠所附的小小遙控器來做訊源切換與音量大小,還有電源開關。不過,目前最夯的操控不是遙控器,而是App。Omnia沒有專屬的App,您只要有Google Home(內建ChromeCast)就能操控,播放各種串流音樂(Tidal、Qobuz、Spotify、Deezer, YouTube Music,、Apple Music、 Amazon Music等)。簡單的說,Omnia是ROON Ready、可用Apple Airplay 2無線傳輸、當然也可以用Wi Fi傳輸,還跟Tidal Connect、Spotify Connect相容,當然藍牙aptX-HD就不用說了。對了,Omnia無法直接解MQA或播放Dolby Atmos,必須採用第三方播放軟體如BubbleUPnP,或是ROON的訂戶。
除了無線接收技術之外,Omnia 內建乙太網路介面,連接居家高速網路,並且有 HDMI ARC,讓您連接平面電視,強化影音體驗效果,如果您也聽黑膠,Omnia內建 MM 唱頭放大,而且附有一條專用連線(一頭RCA端子,另一頭類似DIN端子),讓您同時享受類比與數位音樂的樂趣。
▲Omnia的解剖圖,可以看到喇叭的配置方式是左右分開立體的,可以發出龐大的聲音能量。
要先設定
如果您翻過來看到Omnia的底部,就會看到底座內面有一個165mm鋁合金振膜低音單體,以及幾個端子,包括8字電源、Ethernet(Lan)、ARC(HDMI)、Analog、Phono/Line,Phono/Line切換以及一個Reset。如果使用黑膠系統時,不要忘了切換到Phono位置。在使用Omnia之前,要先上網連接到Sonus Faber Web Based Set Up Page,左上方有Setting,點入Setting,會看到幾項設定,包括電源睡眠定時設定、Network Type、等化設定、Room Placement、HDMI Auto Switching等項。
電源定時設定可設可不設,如果要省電就要設在On。Network Type建議設在Automatic。等化設定有Crescendo與Loudness Maximizer,這二項建議都設在On。Room Placement有Near the Wall與Away from the Wall二種選項,如果您是靠牆擺,就是在前者;如果離牆擺,就設在後者。HDMI我建議Always On。
▲除了無線接收技術之外,Omnia 內建乙太網路介面,並且有HDMI ARC,讓您連接平面電視,強化影音效果。DIN端子可搭配專用接線,連接黑膠系統。
七單體Stereo排列
在喇叭單體與擴大機方面,Omnia 內建 Sonus Faber Crescendo 技術,利用高速 DSP 數位音訊處理,透過七個單體,重現音樂的空間感,提供沈浸式聆聽感受,不過目前關於 Crescendo 的技術詳情,Sonus Faber 尚未提供進一步的技術資料。到底是哪七個單體呢?19mm絲質軟凸盆高音單體朝前方左右各一(釹磁鐵)、76mm紙漿振膜中音單體朝前方左右各一、44.5mm纖維素紙漿振膜全音域單體左右側邊各一,以及165mm長衝程鋁合金振膜低音單體一支向下發射。而驅動這七支單體的是490瓦。這樣一套喇叭、擴大機系統能夠發出多寬頻域?看到數字您會不相信:30Hz-25kHz-6dB。
天啊!Omnia的體積只有130x650x280mm,重量也只有7.6公斤,竟然能夠發出那麼寬的頻寬?尤其低頻竟然可以向下延伸到30Hz?雖然標示-6dB,但也已經很嚇人了,這樣的頻寬不輸給很多落地式喇叭啊!到底Sonus Faber是不是吹牛?我想不是吹牛,因為Omnia利用DSP混合左右聲道、施加Delay、校正相位,而且發聲方式採用Bipole與Dipole混合,營造出沉浸式音效,難怪聽起來會覺得是更大的音響系統。
▲Omnia內建MM唱頭放大線路,聽黑膠也沒問題。原廠附有這種特殊的連接線,另一頭是類似DIN插頭。
大音場思維
仔細思考Omnia的設計哲學,就會發現設計師想利用非常接近的左右聲道營造出一個大音場,這個音場如果近距離聽,還可以感受到立體聲效果;如果遠距離當背景音樂聽,則是一個能夠發出強大聲波能量的單聲道。不知道您注意到沒?Omnia主要發聲的是那二支19mm高音單體,以及那二支76mm的中音單體,這四支單體都是朝前發聲的,也就是主要的音樂來源。而另外二支44.5mm單體是全音域的,而且分置左右二邊做Dipole發聲,營造出更寬廣的音場。至於低音單體朝下發聲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它只用一支,朝下發聲也可以營造出無指向的聽感,讓這個大Mono發聲體的音場更為龐大。
也因為這個165mm低音單體是向下發聲的,我發現如果將Omnia直接放在檯面上,底座的震動傳遞到檯面的能量很強,而且低音單體振膜距離檯面很近,如此一來發射到檯面的低頻聲波很容易打回低音單體振膜上。所以我去找了腳座來將Omnia略為架高。試過幾種腳架,我找到加拿大的IsoAcoustics腳座,將它放在Omnia底座下,結果是低頻變得更低沉,也更乾淨。
▲這是Omnia的低音單體,隱藏在箱體底部向下發聲,旁邊也可以看到各種接線端子。
可以聽交響曲
我聆聽Omnia的時間長達幾個月,因為它在台灣的上市時間受到電檢的拖延,所以Omnia就一直放在我的辦公室內當作背景音樂來聆聽。不過,說是「背景音樂」實在是貶低了Omnia的聲音表現能力,因為我所聽到的聲音根本就是Hi Fi喇叭的水準,只不過不是左右拉得很開的分離立體音效而已。而且,我聽Omnia時是不挑音樂的。換句話說,我連蕭士塔高維契的交響曲都聽,Roger Waters的搖滾樂也聽,弦樂四重奏當然聽,華語歌曲、爵士樂也沒放過。說到底,我就是將Omnia當作正常二聲道喇叭在聽,因為它的聲音表現根本就是這樣啊!完全不是一般All In One喇叭那種「弱雞」表現。
▲這是Omnia的底座,這個底座會讓低音單體太靠近檯面,我建議加上音響用的腳座或角錐,降低檯面的震動。
低頻表現驚人
我想很多人會關心Omnia的低頻表現,因為它的規格標是30Hz-6dB。到底Omnia有沒有吹牛?為了探究有沒有吹牛,我刻意挑「宇宙河馬」來聽。當那幾個電Bass彈出來時,我有點不敢相信我的耳朵,因為那些電Bass的聲音不僅顆粒飽滿凝聚,而且往下鑽的形體很清楚,這哪是All in One喇叭所能聽到的?
不僅「宇宙河馬」沒問題,我聽Malia & Boris Blank那張「Convergence」同樣的,那低沉的電子低頻一樣也能從Omnia身上打出來,聽得我有點目瞪口呆,這實在有點不像話啊!不信邪,我又聽Leonard Cohen的「Ten New Songs」同樣的,內中的低頻也是又飽滿又低沉,甚至連Cohen的低沉磁性嗓音也是那麼的傳真,完全沒有變薄變硬。
大聲聽不失真
再聽Janis Ian那張「Breaking Silence」, Omnia所發出的彈跳凝聚低頻再度讓我吃驚,這根本就是早已超出All In One喇叭太多了。顯然,買家根本就可以將Omnia當作Hi End喇叭來聽,只是聽起來是一個大單聲道的聲音而已。
我又聽了江蕙的流行歌曲、梅林茂寫的「十面埋伏」電影配樂、「滿城盡帶黃金甲」電影配樂、Nils Lofgren的「Nils Lofgren Band Live」等各式各樣的音樂,又發現Omnia有一樣特點,那就是開大聲也能夠承受,不會如這類All In One喇叭會崩潰失真。為何Omnia能這樣神呢?我猜應該是內部DSP有做限制過荷的設計,所以即使碰到大型交響樂或比較爆棚的流行音樂,聽起來還是相當不錯。
小提琴內斂溫暖
Omnia的小提琴表現如何?溫暖內斂,跟Sonus Faber落地式喇叭有些不同。換句話說,Omnia的高頻段不是很突出那種,而是怎麼聽都不會刺耳、很舒服那種。而鋼琴呢?也是溫潤帶木頭味的,高音鍵也能顯出鏗鏘的堅實質感。人聲更是它的強項,根本不像All In One這類小喇叭,反而聽起來就像落地式大喇叭。我說得一點都不誇張,事實上Omnia也應該有這種實力。為什麼?因為它用了二個44.5mm全音域單體,還有二個76mm中音單體,這四個以中音域為主的單體加起來會不如落地式喇叭的中音單體嗎?
其實,我們所聽到的各式音樂,中頻段佔了主要部分,所以Omnia將重點放在中頻段上面,能夠有這麼傑出的中頻段表現也是理所當然的。至於那二個高音單體只是補足樂器人聲的泛音,產生甜潤有光澤的音色。而那個低音單體則是將中音域往下延伸,讓音響迷喜歡的低頻效果也能呈現。
Hi End表現力
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表現能力這麼全面的All In One喇叭,而且您對聲音表現的要求可以不打折,就按照對Hi End音響的要求去聽去要求。假若您有個人辦公室,聽音樂不會吵到別人,我覺得買一支Omnia在辦公室聽音樂,比用耳機聽好多了。如果您住小套房,那麼Omnia更適合這樣的空間聆聽音樂。Omnia可以放在大客廳嗎?當然可以!放在廚房呢?除非是豪宅,否則我認為不適合,而且Omnia沾了油煙很難處理。總結一句:Sonus Faber Omnia除了聲音好聽之外,造型作工也很棒,放在哪裡聽?怎麼聽都不失禮,絕對是擁有Hi End表現力的All In One喇叭。
規格:
產品類型:四音路7單體All In One喇叭。推出時間2022年。採用7個單體,包括19mm高音單體二支、44.5全音域單體二支、76mm中音單體二支,165mm低音單體一支。內建DSP修正操控,490瓦擴大機,頻寬30Hz-25kHz-6dB。可以唱各種串流音樂、可以接黑膠、可以接電視、可以用無線、有線連接。外觀尺寸130 x 650 x 280 mm。重量7.6公斤。【全文輯錄自「普洛影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