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udio Focus 50 數位無線喇叭

同價位最好聲的主動喇叭
Dynaudio Wireless Hi-End 「數位、無線、主動」三位一體
NT$398,000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或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主動無線高保真系統

Focus 50 是無線高保真的巔峰之作。擁有消費者揚聲器系統的便利性,還具備我們最具聲望的高保真揚聲器的所有重量級特徵。

Focus 50 是一套主動無線立體聲揚聲器系統,擁有豐富的連接性。如果你想在不添加電纜、盒子和架子的情況下,用真實的音響表現填滿你的房間,這款產品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

通過 Apple AirPlay 2 從你的 MacBook、iPad 或 iPhone 無線連接;使用 Google Chromecast 從 Android 手機、平板電腦或 Chromebook 連接;通過 Spotify Connect 或 Tidal Connect 從任何支持 Spotify 或 Tidal 的設備連接。也可以與 Roon 連接,透過藍牙串流音樂。你甚至可以通過同軸或光纖數字輸入連接實體數字來源,通過線性輸入或兼容適配器連接類比設備(包括黑膠唱片機、8 軌播放機和愛迪生音樂會留聲機),還可以通過以太網或 Wi-Fi 連接網絡設備。

這意味著什麼呢?實際上,無論它是否曾經被錄製,你都可以聆聽它。所有的一切。高解析度的音樂隨時可以輕鬆從智能手機中獲得。

Focus 50 專為客廳設計,而非無菌的聆聽空間。它旨在讓那些希望與所愛之人分享驚人音效的人使用(邀請他們來吧,讓他們連接……但祝你好運讓他們離開)。因此,我們還內建了 WiSA 串流技術。Focus 50 可以無線連接到你的電視(因此還可以連接到所有與之相連的設備),取代笨重的 AV 接收器/電纜糾結/設備架組合。唯一的缺點?你的貓可能不再能夠在擴大器上取暖了……

簡單的設置,強大的性能
我們敢說,你從開箱到開始聆聽不會超過五分鐘。只需將揚聲器插入電源,啟動附帶的 Dynaudio 應用,按照指導設置說明(幫助你連接到網絡並優化揚聲器),就這樣。

Focus 50 只需要兩根電源電纜:每個揚聲器一根。這是因為其放大器已內建。並且每個驅動單元都有自己的放大器,專門調校和優化以配合該單元。無需妥協的放大器,無需繁瑣的組件匹配,無需積聚灰塵的電纜。這是一個量身定制的系統。

每個揚聲器都有三個內建的類 D 放大器:一個 110W 的單元供應 Cerotar 高音單元,一個 280W 的放大器供應釹磁中音單元,以及一個 280W 的放大器供應雙 Esotec+ 低音單元(以並聯方式驅動)。它們都來自於我們在哥本哈根的合作夥伴 Pascal——這也是我們為強大的 Core 專業錄音系統創建電源的公司。峰值功率,你問?驚人的 1000W。Focus 50 和你的耳朵都會受到良好的照顧。

所有這些功率都是由精密的 DSP(數字信號處理)技術進行管理——這與我們的 Core 和 LYD 專業系列使用的技術相同。在應用中設置時,告訴揚聲器它們在房間中的位置(靠近牆壁、在角落或自由空間),它們將優化性能。如果你(或安裝人員)希望進一步調整,還可以選擇 Dirac Live 技術以實現完全自定義的結果。

我們甚至包含了根據磁性網罩的安裝情況而設計的自定義 EQ 預設……而且你無需做任何操作來啟用它們(除了安裝該網罩,當然)。揚聲器的自動感應技術能夠識別網罩是否安裝——當它識別時,Y 形燈光會短暫地發藍光來告訴你它知道。這真是聰明的設計。

為了防止在高音量下損壞揚聲器,我們設計了一個定制的滑動高通濾波器,隨著音量的增加減少低音單元的運動(儘管在那之前,你的鄰居可能早已經敲牆了)。

傳統的 Dynaudio 專業技術
我們始終很高興能在我們的系列中使用新的旗艦硬體。Focus 50 大量採用了我們高端 Contour 和 Confidence 被動高保真系列中使用的技術和技巧。

例如,Cerotar 高音單元使用了 Confidence 的 Hexis 內圓頂。這是一個巧妙的額外部分,位於演奏表面背後以優化氣流並減少不必要的共振。它後面是一個鋯酸鈣鐵氟磁陶的磁系統,以最大化靈敏度。用通俗的話來說,這意味著更甜美、清晰的高頻,這讓你可以聆聽更長時間而不感到疲勞。

與高音單元相輔相成的是一個專用的中音驅動單元(Focus 系列中唯一一個),源自於獲獎的 Contour 60。它是一個 15cm 的單元,配備強大的釹磁系統、玻璃纖維音圈前沿以及 Dynaudio 的標誌性鋁音圈。這款靈敏的單元使用輕質的磁體和線圈材料,讓它在保持緊密中音頻率的同時更加靈活。而對你來說,這意味著 Contour 級別的表現。

處理低音的是一對 18cm Esotec+ 低音單元。它們使用來自 Confidence 和 Contour 的技術,提供緊湊有力的低音。然而,與 Focus 系列的其他型號不同,這裡的低音單元使用的是銅音圈。這是因為,作為純低音驅動單元,這個驅動單元不需要再重現靈活的中音音調,因此可以擁有更多的運動質量。功率和控制是重中之重。

設計為生活而生
沒有花俏的 gimmicks,沒有繁瑣的設計——只有乾淨、時尚的丹麥設計與工藝。從圍繞驅動單元的陽極氧化刷紋鋁蓋圈,到揚聲器網罩上隱秘的 Dynaudio 標誌,以及微微發光的燈光(根據揚聲器的工作狀態變色),我們確保 Focus 50 在真正的生活空間中顯得合適。

在開放紋理的漂白木和胡桃木飾面上輕輕滑過你的手指,或驚嘆於光滑如鏡的高光黑和高光白漆面。感受那輕微的錐形箱體形狀。即使是背板也經過精心處理。

Focus 50 是終極的高端無線高保真系統。真正的音響愛好者品質,擁有現代數字串流技術的所有好處。是時候聽一些新的東西了……

規格說明
技術規格  
種類 落地型
類比輸入 (主機) 2x RCA
數位輸入 (主機) 1x Toslink, 1x RCA
類比輸出 (主機) 1x Sub RCA, 1x Trigger
數位輸出 (主機) 1x RCA (傳送至客戶端)
數位輸入 (客戶端) 1x RCA (來自主機)
無線音頻傳輸 WiSA (最高支持24位/96kHz)
有線音頻傳輸 RCA (最高支持24位/192kHz)
網絡 Wi-Fi, Ethernet
藍牙 4.2
音樂串流服務 Roon, Airplay2, Chromecast, Tidal Connect, Spotify Connect, Qplay, UPnP
低音功率放大 280W
中音功率放大 280W
高音功率放大 110W
交流電輸入 100-240V 50/60Hz
最大待機功率消耗 2W
最大功率消耗 280W
低頻截止頻率 (85 dB +/-3dB) 20Hz
高頻截止頻率 (85 dB +/-3dB) 22kHz
低頻截止頻率 (動態) (-6 dB) 18Hz
高頻截止頻率 (動態) (-6 dB) 36kHz
箱體原理 密閉式
分頻器 3路 DSP 分頻
分頻頻率 390/4700Hz
高音單體 28mm Cerotar 軟球頂,帶有 Hexis
中音單體 15 cm MSP
低音單體 2x 18 cm MSP
重量 33.5kg (73.9 lbs)
寬度 215mm (8 4/8")
高度 1140mm (44 7/8")
深度 305mm (12")
寬度 (含腳座/網罩/支架) 305mm (12")
高度 (含腳座/網罩/支架) 1187mm (46 6/8")
深度 (含腳座/網罩/支架) 401mm (15 6/8")
每包箱數 1
外觀處理 黑色高光, 白色高光, 淡木, 胡桃木
網罩 黑色磁性智慧網罩,帶自動感應EQ
相關評論

Dynaudio Focus 50:EISA 2023-2024 無線落地喇叭最佳推薦

Dynaudio在2023年慕尼黑音響展亮相全新Focus系列,產品一登場就技驚四座,旗下三個型號中以Focus 50為最高階的一款,這款落地喇叭掌握了新世代消費者的喜好,以主動式、無線化、簡約造型的特色為年輕消費者打開進入Hi-End世界的大門,透過方方面面講究的設計,也獲得EISA 2023-2024無線落地喇叭最佳推薦的肯定。



其實講到主動式的無線喇叭,Dynaudio早就是老手了,早在2014年,該廠就推出了名為Focus XD的主動式無線喇叭,而今年推出的新款式型號更簡約,就直接叫Focus。而新的Focus 50自然是站在舊款產品的基礎上進行開發的,所以產品有更好的成熟度,而且各方面的設計也有更佳的狀態。Focus 50是3音路4單體落地式設計,為了追求最佳的聲音細節,它搭載Dynaudio的Cerotar高音,而其內部的擴大機,是從Dynaudio的專業監聽喇叭移植而來,具有強勁的驅動力,而且聲音中性傳真。



Focus 50內建Hi-End水準的串流平台功能,直接支援Tidal Connect和Spotify Connect、AirPlay2和Chromecast,不管你是Android裝置用家,還是蘋果用戶,都可以透過Focus 50輕鬆聆聽串流音樂,而且它還是Roon Ready的產品,如果你有使用Roon程式,就能輕鬆將它納入整套系統的管理體系。



另外Focus 50也支援UPnP,只要是區域網路內的音樂檔案都能播放。在Wi-Fi連接下,Focus 50支援播放96kHz/24bit的高解析音樂,有線連接網路時則可以支援到192kHz/24bit的規格。另外,Focus 50也支援無線播放技術WiSA,所以如果你有對應的訊源設備,也可以走WiSA途徑。如果你想追求最簡單的連接,那麼Focus也有支援藍牙,幾乎所有主流的無線技術它都具備了。



而在操作上,就是使用Dynaudio App,它有簡明易用的介面,而且還能幫助使用者設定和擺位。講到這裡就有一點很值得一提,就是Focus 50還是一款Dirac Live Ready喇叭喔,也就是說,如果你願意付出費用,將可以使用Dirac Live的自動空間等化功能,對於追求效果的音響迷來說,這無疑是一大福音。

************************************************************************************

 

Dynaudio Focus 50評測,無線串流主動喇叭第一品牌

至今我還記得2012年的某一天,我在鈦孚音響,朱總經理興沖沖的帶我到裡面的試聽室,聽那時才剛推出的Dynaudio Xeo3主動式喇叭,那是我與Xeo的第一次接觸。那時Xeo系列是第一個結合無線傳輸與DSP數位分音的主動式喇叭,從這對小喇叭中所爆發出來的強大能量,簡直完全解鎖了傳統喇叭的物理重播極限,讓我強烈感受到了音響重播的全新世代已經揭開序幕。相隔10年之後,我在同一個空間中試聽了Dynaudio最新世代的Focus 50主動式喇叭,功能性更為全面完善、聲音表現更是大幅精進。很顯然的,十年之後,雖然市面上採用類似設計的喇叭已經越來越多,但是Dynaudio最新推出的Focus系列依然穩踞龍頭寶座,我甚至可以大膽的說,Focus 50是凝聚Dynaudio創立46年來的技術結晶,也是最能代表經典Dynaudio之聲的一款喇叭。



十年進化軌跡
讓我們先回顧Dynaudio DSP主動式喇叭的發展歷程。他們在2012年領先業界推出Xeo系列,推出Xeo3書架喇叭與Xeo5落地喇叭兩個型號,雖然是Dynaudio第一個採用DSP數位分音技術的家用主動式喇叭,但其實他們早在1980年代就已經在自家專業主動式鑑聽喇叭中運用了DSP數位分音,對於這項技術已經累積了豐富經驗。

兩年之後,因為Xeo系列爆紅熱賣,所以Dynaudio再接再勵推出第二代Xeo,包括Xeo4書架喇叭與Xeo6落地喇叭,其後又推出了體積更小、適合放在書桌上使用的Xeo2喇叭,改良重點在於提升無線傳輸的穩定度,支援傳輸解析度也從第一代的24/48提升到24/96。除此之外,箱體頂板還增設了用燈號顯示音量的裝置與實體控制按鍵。從這一代開始,Xeo系列開始具備Neutral、Wall、Corner三種等化切換,可以依照喇叭擺位進行最佳化設定。

在推出第二代Xeo的同時,Dynaudio也同步發表了等級更高的Focus XD系列,包括200XD書架喇叭,以及400XD、600XD兩款落地喇叭。在產品定位上,Dynaudio認為Xeo的等級還不算是Hi End水準,採用更好單體與內建擴大機的Focus XD才是真正符合Dynaudio所認定Hi End等級的產物。老實說,那時我對Dynaudio的說法很不以為然,因為在我的聆聽經驗中,Xeo的重播實力完全超越任何同價位音響系統,Dynaudio說它不算Hi End等級,應該只是要與新推出的Focus XD系列區隔,事實上Xeo的實力完全符合Hi End水準。
2018年,Xeo進化到第三代,分為Xeo10、Xeo20兩款書架喇叭與Xeo30落地喇叭。改良重點在於喇叭背板追加光纖與類比有線輸入,增加藍牙傳輸功能,內建擴大機的輸出功率也更大。

2022年,Dynaudio重整旗下產品線,將無線傳輸DSP主動式喇叭整併為這次介紹的全新Focus系列,分為Focus 30、Focus 50兩款落地喇叭與Focus 10書架喇叭。Xeo則完成階段性任務功成身退。


▲全新Focus系列三款喇叭都是密閉式箱體設計,木皮作工秉持Dynaudio一貫絕佳質感,共有胡桃木、亞麻金、黑色與白色四種外觀版本。

數位直通,極簡架構
接下來,我想在此統整上述Xeo與Focus XD的主要技術特點:第一,第一代Xeo推出於2012年,那時Spotify與Tidal等串流平台還未真正普及,所以第一代Xeo並不具備網路串流功能。事實上,上述歷代Xeo都不具備網路串流功能,直到Focus XD才支援Wi-Fi與Spotify Connect,不過使用方式跟歷代Xeo一樣,必須搭配一個小盒子做為訊號接收中樞,再由這個小盒子將數位訊號無線傳輸給喇叭本體進行解碼播放。

第二,前面說到Dynaudio雖然早在1980年代就開始在他們的主動鑑聽喇叭中運用DSP技術,但是他們始終強調DSP數位運算不宜過度使用,以免對原始音樂訊號造成影響,我認為這是歷代Xeo與Focus系列的好聲關鍵之一。

第三,Dynaudio的雖然性能優異、可以承受大音壓、大功率而不失真,但卻始終被音響迷認為過於難推。但是採用DSP數位分音與內建擴大機驅動的Xeo與Focus主動式喇叭,卻能完全解放Dynaudio單體的實力,實現原廠所調校最佳化的重播表現,這是歷代Xeo與Focus系列的好聲關鍵之二。

第四,從第一代Xeo開始,Dynaudio就選擇以不內建DAC的數位直通放大架構驅動喇叭單體。也就是說,數位音樂訊號在經過DSP數位分音之後,直接以PWM型態進行數位放大,直到最後一刻才轉換為類比型態驅動單體,省去了DAC轉換的過程,可以說是理論上最簡潔的數位訊號處理、放大方式,也是歷代Xeo與Focus系列不同於其他同類喇叭的一大技術特點。


▲全新Focus系列背板各式數位、類比輸出入介面齊全,全面支援各種串流技術。

全面支援各種串流技術
最新一代Focus又有什麼突破?第一,這次的Focus系列終於擺脫必須另外搭配的無線發射器小盒子,在喇叭本體就內建Ethernet與Wi-Fi網路介面,可以直接透過有線或無線網路進行串流。支援的網路傳輸規格幾乎無所不包,除了最基本的UPnP串流之外,還支援Roon Ready、Airplay2、Chromecast、Spotify Connect、Tidal Connect、藍牙無線傳輸。簡單的說,任何你在網路上可以聽到的音樂,都可以透過手機或電腦,用最直覺簡單的方式透過Focus系列喇叭播放出來。

第二,全新Focus系列的實體輸入端子也更為齊全,包括一個Toslink光纖數位輸入、一個RCA S/PDIF同軸數位輸入端子、一組RCA類比輸入端子,還外加一個Sub Out超低音類比輸出端子。兩支喇叭之間可以透過RCA數位有線連接(最高支援傳輸解析度24/192),也可以透過穩定的WiSA無線技術連接(最高支援24/96)。當然,Focus系列喇叭也可搭配支援WiSA技術的數位訊源進行無線傳輸。


▲全新Focus採用的是由丹麥Pascal特別定製的D類功率模組,同樣的技術也運用在Dynaudio自家高階Core專業鑑聽喇叭之中。

內建擴大機實力更強
第三,以往Dynaudio從未詳細說明Xeo或Focus XD內建的擴大機,這次終於清楚公布,全新Focus採用的是由丹麥Pascal特別定製的D類功率模組,同樣的技術也運用在Dynaudio自家高階Core專業鑑聽喇叭之中。值得注意的是,這次Focus系列的內建擴大機輸出功率大幅提升,與前代Focus 600XD相較,600XD內建三組150瓦擴大機,本篇介紹的Focus 50則內建110瓦、280瓦、280瓦擴大機各一組,分別驅動高音、中音與兩只低音單體,兩聲道總輸出功率高達1,340瓦。

第四,全新Focus的DSP運算能力更強大,功能設定也更為細膩,除了可以依照喇叭擺位,切換neutral(一般擺位)、near wall(靠牆擺位)、corner(靠近牆角擺位)三種等化狀態。還預設bright、dark三種等化調整,如果空間吸音較重,可以切換到高頻略微加強的bright檔位,如果空間反射音較重,則可選擇dark檔位。如果你想進一步修正空間聲響狀態,還可選購Dirac Live進行空間校正。最有趣的是,Focus系列還可自動偵測喇叭面網是否裝上,如果裝上面網,高頻可能會略微衰減,此時Focus會自動補正,並且在喇叭面板的燈號顯示藍色,讓用家知道這個功能已經啟用。


▲Focus 50的單體大量移植自家高階喇叭技術,高音單體振膜後方配備Hexis結構,可以快速消散振膜背波壓力。

全面移植自家頂級單體技術
除了上述功能與技術進化之外,全新Focus系列的單體也全面移植自家高階喇叭技術。28mm軟半球Cerotar高音單體是特別開發的製品,振膜後方移植了自家高階Confidence喇叭使用的Hexis結構,可以快速消散振膜背波壓力,有效降低共振干擾,讓高頻夠清透、自然、耐聽。


▲中音單體採用強力釹磁鐵與輕量鋁音圈,完全具備Contour等級實力。

6吋中音單體則移植自Contour 60喇叭,除了採用獨家一體成形MSP振膜之外,還搭配強力釹磁鐵與輕量化鋁音圈、玻璃纖維音圈筒,不但大幅提升單體控制力,也可以重現最細微靈敏的音樂訊號。原廠特別強調這只中音單體完全具備Contour等級實力,特性優異可見一斑。

兩只7吋Esotec+低音單體同樣移植了Confidence與Contour所使用單體的技術架構。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這兩只低音單體只需要重播390Hz以下低頻,輕量化並非最主要的設計考量,所以在全系列Focus喇叭中,這只低音單體是唯一採用純銅導線繞製音圈的單體,可以將低頻重播實力發揮到最大。


▲相較於前代600XDM,Focus 50的線路背板面積放大將近三倍,內中功率模組的輸出功率也大幅提升。

五分鐘搞定系統設定
進入實際試聽,為了突顯全新Focus所訴求的極簡系統架構,鈦孚這次真的將系統簡化到極致,整個試聽室中只見到Focus 50一對喇叭,別無其他器材,只要直接用手機透過UPnP無線連接Focus 50喇叭,即可串流播放音樂。簡單的說,整套系統只需要一對Focus 50喇叭,外加每支喇叭需要的電源線,再加上一支手機,Dynaudio宣稱就算是完全沒有接觸過網路串流的人,也可以在五分鐘以內搞定整套系統的設定,輕鬆開始欣賞音樂!

當然,Focus系列喇叭還有更進階的玩法,你可以搭配等級更高的串流轉盤或CD轉盤,數位輸出給Focus進行播放。想聽黑膠也沒問題,只要透過Focus的RCA類比輸入即可連接黑膠系統,音樂訊號雖然必須經過一道類比轉數位的手續,不過對聲音的影響其實很難察覺,依然能夠充分展現黑膠系統溫潤飽滿的聲底特質。如果你想搭配電視,用Focus取代電視內建的喇叭,Focus雖然沒有配備支援eARC的HDMI端子,不過只要搭配支援WiSA技術的電視,即可透過穩定的WiSA無線傳輸接收、播放電視的音頻訊號。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箱體是前寬後窄的非平行結構,可以藉此打散箱內駐波干擾。

絕對均衡的低頻表現
十年前Xeo3的強悍低頻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全面進化的Focus 50落地喇叭又能將低頻推向何等境界?這是這次試聽中,我最想知道的第一個重點。首先挑戰碧昂絲的「Partition」,樂曲開頭的電子低頻有如深水炸彈一般下潛,是流行音樂中極少數真正具備極低頻訊號的錄音。Focus 50不但可以完整將電子低頻延伸到最低領域,而且還展現出絕佳控制力,低頻層次不但清晰,而且毫不渾濁混亂。顯然原廠規格標示的20Hz(±3dB)低頻延伸沒有灌水。



回頭檢視Focus系列的設計,我才發現Focus系列三款喇叭都是密閉式箱體架構,這種設計在Dynaudio喇叭中極為罕見,顯然Dynaudio認為Focus系列內建的擴大機已經足夠充分釋放自家單體的實力,所以不需要依賴低音反射式設計營造低頻量感。採用密閉箱體設計,反而可以呈現更為線性、清晰而層次優異的低頻表現。

再聽女歌手Miley Cyrus的「Midnight Sky」,這首曲子的低頻衝擊勁道特別紮實強悍,Focus 50則讓我聽到了不同於以往經驗中的低頻特質,低頻量感並不是極度澎湃洶湧,而是更注重於呈現低頻的清晰層次,以及更完整的低頻延伸。其實Dynaudio在調校設計的聲底走向時,大可刻意多加些中低頻量感,讓整體重播變得更為討喜。尤其是透過Focus系列的DSP數位運算,要修整整體重播走向更是輕而易舉。但是從1977年創立至今,Dyaudio卻始終堅持全頻段均衡的最高調聲法則,從來不再中低頻表現上刻意加油添醋。這種折善固執的調音理念,在這次試聽的Focus 50身上依然體現。


▲Focus 50是Focus系列唯一採用三音路架構者,高音與中音單體的分頻點設在4.7kHz,避開了人耳最敏感的2k~3kHz頻域。

該有的低頻絕對徹底宣洩
難道Focus 50的中低頻聽起來不夠過癮嗎?千萬不要誤會了,挑戰難度更高的「天使與魔鬼」原聲帶,重播低頻連續衝擊樂段,原本我以為Focus 50的低頻也會比較保守,但沒想到我聽到的低頻有如重炮轟炸一般震撼,沒想到兩支喇叭共四只7吋低音單體所推動的空氣,竟然能讓整個試聽室的空氣都為之撼動。可見Focus 50的中低頻絕不保守,而是量感極度精確。不該有的渾濁低頻,不會混雜在錄音中應有的低頻中,讓人誤以為低頻特別充沛。但是遇到需要展現壯闊低頻的時候,Focus 50絕對毫不迴避火力全開。

再聽貝斯手Nenad Vasilic的「Bass Room」專輯,這張專輯中豐厚、飽滿、大港、彈跳的低音貝斯撥奏,搭配錄音精湛的打擊樂演奏,絕對是發燒友最愛的示範級低頻測試片。Focus 50的表現再一次宣示Dynaudio奉行的調音理念:錄音之外,不該有的低頻絕不刻意加料,但是該有的低頻絕對毫不保留徹底宣洩。Focus 50所展現的低音貝斯撥奏顆粒不但比我以往聽過的更龐大飽滿、量感充沛,低頻的收放速度也毫不拖泥帶水。如此清晰而快速的低頻,肯定是內建擴大機強悍的控制力,加上密閉式箱體設計才能呈現的特質。



鈦孚這間試聽室有多大呢?我目測大約10~12坪,對Focus 50來說其實是頗大的空間,但是Focus 50的低頻量感卻完全足以塞滿整個空間而不被稀釋。試聽過程中,鈦孚特地搭配了原廠超低音喇叭,示範Focus 50外加超低音的表現。Focus 50外接超低音的設定極為簡單,只需要用專屬Control App將Focus 50的高通分頻點設定在80Hz,即可將80Hz以下的低頻交給超低音喇叭負責播放。聽重搖滾樂團Van Halen的金曲「Hot for Teacher」,加上超低音之後,樂曲開頭的腳踩雙大鼓的確更紮實強悍、彌補了Focus 50低頻密度略低一皮的問題,不過在12坪以內的空間中播放大多數音樂,Focus 50的低頻都絕對夠用,除非你特別嗜食低頻,或是在更大的空間中使用,才需要考慮搭配超低音喇叭。


▲全新Focus系列分為Focus 30、Focus 50兩款落地喇叭與Focus 10書架喇叭。

有如天然棉一般柔細的中高頻
低頻測試完畢,接下來聽聽看人聲中頻的表現。Focus 50是Focus三款喇叭中唯一的三音路架構,加上6吋中音單體之後,中音與高音單體的分頻點得以上調到4.7kHz,避開人耳最敏感的2~3kHz頻域。雖然原廠建議Focus 50兩支喇叭的間距不要超過四米,但是聽人聲演唱,在這個大空間中,Focus 50的兩支喇叭的距離即使超過四米,人聲依然在音場中央明確浮現,凝氣成形的飽滿形體感也絲毫沒有潰散。聽「四枝筆」樂團的「冰山」,女聲有如天然純棉一般溫潤柔細的質感,正是Dynaudio最讓人著迷的聲音特質,沒想到採用DSP數位分音的Focus 50主動式喇叭,也完整繼承了這項經典韻味。

聽皮耶絲與法國小提琴大師杜梅合奏的法朗克小提琴奏鳴曲,與我以往的聆聽經驗相較,Focus 50的弦樂中高頻帶有適度的豐潤厚度,絕無過於細瘦、生硬、尖銳的問題。不過運弓轉折並不因為添加了厚度而變得頓重,快速短音樂段依然敏捷,音質也非常滑順細膩。皮耶斯的鋼琴高音觸鍵也同樣帶有溫潤質感,不過高頻泛音依然出色,每一顆高音觸鍵都洋溢著有如珍珠一般溫潤的光澤感。顯然新世代的Dynaudio軟半球高音單體,對於中高頻表現有莫大助益。



同價位實力最強的選擇
對一般Hi End喇叭廠來說,類似採用DSP數位分音的主動式喇叭,在產品等級上通常比不上自家高階被動式喇叭,但是Dynaudio卻沒有劃地自限。全新Focus系列不但移植自家頂級單體技術,還搭配了更強悍的內建擴大機與更精細的DSP數位分音與運算技術,這次試聽的Focus 50則以三音路架構,展現均衡三頻與更完整的低頻延伸。如果你以往一直認為Dynaudio的單體不好驅動,採用最佳化DSP數位分音與主動式架構的Focus 50,將是解放Dyaudio單體實力,完整呈現Dynaudio 46年來所追求聲音理念的終極產物。令人驚訝的是,實力全面升級的全新Focus 50,價位竟然比2014年推出,體積與架構類似的600XD還要更低,在相同價位帶,你能搭配出聲音表現接近Focus 50的音響系統嗎?我的答案與10年前聆聽Xeo3之後的感想一樣,Focus 50絕對是同價位實力最強、CP值最高的選擇。

規格:
Dynaudio Focus 50
類型:3音路4單體DSP主動無線傳輸密閉式落地喇叭
推出時間:2022年
使用單體:
28mm Cerotar高音單體×1
15cm MSP振膜中音單體×1
18cm Esotec+低音單體×2
頻率響應:
20Hz-22kHz(±3dB)
18Hz-36kHz(-6dB)
分頻點:390Hz、4.7kHz
內建擴大機:110瓦×1、280瓦×2
待機消耗功率:2瓦
最大消耗功率:280瓦
數位輸入/輸出:
Toslink光纖輸入×1、RCA數位同軸輸入×1
RCA數位同軸輸出×1(連接兩聲道喇叭使用)
類比輸入/輸出:
RCA輸入×1、Sub Out輸出×1
外觀尺寸(WHD):1140×215×305mm
重量:33.5公斤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