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B Clock Technology|超低 Jitter、雙時脈架構與數位音訊關鍵

原廠知識講堂

MSB Clock Technology|數位音樂的心臟

MSB 時鐘模組結構
MSB 時鐘模組內部設計
MSB 時鐘模組應用情境

時鐘:數位音樂的核心

在數位音樂重播中,時鐘是決定轉換正確性的關鍵。每一個取樣點都必須被精準地放在正確時間,才能重建原本的類比波形。MSB 一直以來將Clock Technology視為 DAC 架構的核心,並投入大量心力去優化。

MSB 的時鐘技術專注於精準計時,確保音樂細節與音場的自然呈現。
 

專屬自製時鐘模組

每一部 MSB DAC 都內建自家設計與製造的時鐘模組。這些模組採用手工特製元件,並經過獨立校準以確保最佳表現。早在 2011 年,MSB 就推出了第一顆手工製作的專屬時鐘,此後持續改良。每顆時鐘模組包含兩組獨立震盪器,分別負責 44.1kHz 與 48kHz 兩大家族頻率,避免使用 PLL、SRC、ASRC 或合成器轉換頻率所帶來的精度損失與額外雜訊,讓系統能在原生取樣率下運行。

MSB 的時鐘模組採用手工校準,確保長期穩定與高精度。
 

超低 Jitter 的目標

MSB 的設計理念非常單純:追求絕對最低的 Jitter。每一次降低 Jitter,聲音就會隨之變得更清晰、更自然,且改善呈線性,無遞減效應。這也是為什麼 MSB 將時鐘模組緊鄰 DAC 模組放置,並視其為「類比元件」,確保在最終轉換前維持最低的時基誤差。

提醒:低 Jitter 需要高品質電源與隔離設計配合,建議聯繫 MSB 授權經銷商優化系統搭配。
 

為什麼要雙時鐘?

為什麼 MSB 要使用雙時鐘設計?

數位音樂大多數取樣率落在 44.1kHz 家族(如 CD、DSD、176.4kHz Hi-Res)與 48kHz 家族(如 96kHz、192kHz 影音格式)。若用單一震盪器(例如 10MHz 或 27MHz)再轉換成不同頻率,會因電路耗損大幅降低精度。MSB 採用兩顆獨立震盪器,針對播放格式自動切換,避免額外損耗,保持時基純淨。

 

為什麼 Jitter 比精準度更重要?

Jitter 與精準度的差異與影響?

在音樂播放中,低 Jitter 比高精準度更關鍵。時鐘的精準度(Accuracy)只是平均秒數與理想秒數的誤差,即使誤差 100ppm,一小時的錄音也只會快或慢不到半秒,幾乎無感。真正影響聲音的是 Jitter,因為它決定了每一個取樣點是否被放在正確的時間位置。高 Jitter 意味著聲音的細節與音場會被「時間抖動」扭曲,產生不自然的失真。

 

為何外接時鐘反而不理想?

外接時鐘的限制是什麼?

時鐘訊號是一個高速而敏感的精密訊號,每經過一次緩衝或傳輸,Jitter 就會增加。即使使用高檔線材,精度仍會受到明顯影響。對數位音樂而言,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將最低 Jitter 的時鐘直接放在 DAC 模組旁邊,而不是透過外部輸入。

 

Phase Noise 與 Jitter 的迷思

如何正確比較 Jitter 表現?

一般常見的 Jitter 規格(單位 fs 或 ps)其實是由相位雜訊(Phase Noise)測量換算而來。但因為整合帶寬(Integration Bandwidth)的設定不同,數據可以差異極大。同一顆震盪器,可能有人公布 7fs,也有人公布 300fs,卻都是真實數據。要真正比較時鐘的優劣,必須同時看相位雜訊曲線與計算帶寬,而不只是單一 Jitter 數字。

 

總結

MSB 的時鐘技術並非追求漂亮規格,而是從實際聆聽出發,以最低 Jitter、雙時鐘架構、精準佈局與最短訊號路徑,確保每個取樣點都在正確的時間發生。這就是為什麼 MSB DAC 聲音總是能呈現出更深黑背景、更細膩動態,與更自然流暢的音樂感。

欲了解更多 MSB 時鐘技術細節,請訪問 官方網站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