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TZeel 瑞士工廠參訪|AnalogPlanet/Michael Fremer 專題
位於瑞士日內瓦的 darTZeel,向來以「黃金面板」與獨特聲音哲學聞名於世。AnalogPlanet 主編 Michael Fremer 親自走訪工廠,從 CNC 加工、外觀處理,到線路設計與聲音哲學,都一一揭開了這個品牌的秘密。
精密 CNC 加工,打造無可挑剔的外觀
走進工廠,第一眼感覺不像音響廠,反而更像航太零件製造中心。這裡有一台重達 17 公噸的五軸 CNC 機台,能一次處理四到八件鋁合金工件,並在單一流程中完成複雜切削,避免反覆拆裝造成刮痕。這些零件最終成為單聲道後級的前面板與散熱器。
darTZeel 對金屬表面處理更是嚴格。拋光需要以特殊油料手工完成,才能達到亮如鏡面的質感。這樣的工藝過程具有危險性,卻是品牌堅持的做法,因為他們認為機箱外觀不只是保護殼,而是品牌精神的展現。
純銀線材與專屬零件
工廠內可見到使用於訊號路徑的純銀線材,甚至是由牙科器材製造商特別客製,並加上 Teflon 絕緣。這樣的選材絕非誇飾,而是徹底追求聲音純度的結果。大型電容也由美國 Cornell 特製,確保低等效阻抗與高穩定性。
線路設計哲學:極簡、無全域負迴授
darTZeel 的設計理念與多數晶體擴大機大不相同。創辦人 Hervé Delétraz 強調:
- 不採用橋接設計,避免訊號路徑加長與元件倍增。
- 三段式架構:輸入、電壓放大、輸出,各段獨立。
- 無全域負迴授,僅在電壓放大段以微量正負迴授設定增益。
這樣的設計在測量數據上或許不是最低失真,但在音樂重播上更自然。Delétraz 認為:「樂器本身的諧波失真往往超過 20%,擴大機僅有 1% 失真,加入後根本不可聞,但少了負迴授修飾後,聲音更貼近音樂本質。」
類比管機般的聲音特質
這樣的電路取向,也讓 darTZeel 擁有接近真空管的特質:
- 中頻、人聲與高頻展現出柔順與細膩
- 低頻則具備晶體機的驅動力與控制力
因此許多原本偏愛真空管的玩家,第一次聽到 darTZeel 時都驚呼:「如果要換到晶體機,我只會選它。」
產品進化與工藝堅持
工廠中陳列了不同世代的放大模組,從早期 458、468 到最新款式,持續演進。外觀工藝保持一貫,前面板 20 年來幾乎不變,但內部線路與元件卻不斷改良。就連機箱懸吊系統,也以三點避震結構來隔絕震動,顯示 darTZeel 對細節的執著。
不計成本,只為最佳聲音
Delétraz 坦言,公司成立於 1999 年,真正註冊為 darTZeel 則在 2004 年。從第一部原型到正式量產,往往需要 3–4 年開發期。對他來說,產品不是為了符合價格帶而設計,而是先追求極致,再考慮成本。這也是為何 darTZeel 的產品數量不多,但每一部都能成為經典。
總結
這趟工廠之行,讓人見識到 darTZeel 之所以能在高階音響市場獨樹一格,並非僅靠「黃金面板」的外觀,而是從機械加工、零件選材,到電路哲學與聲音理念,處處展現「不妥協」的精神。也難怪全球眾多發燒友會說:darTZeel 的聲音,是晶體機裡最接近管機靈魂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