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m Mu-so QB 第二代一體式音響

採用全新的多核心處理器,效能比起Mu-so Qb提高了10倍!使用起來也更為流暢。串流功能新支援Chromecast和AirPlay 2、Roon Ready無線傳輸技術,並具備最流行的Spotify 、Tidal和網絡電台和等等串流功能供玩家們使用,網路傳輸最高可對應PCM 32bit/384kHz、DSD128的高解析檔案,小小一台卻具有超高規格的串流播放實力!
Naim 樹立一體式音響的典範-結合數位、主動、無線
NT$50,000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設計及規格

質感出色簡約優雅 三年研發內外齊升級

自 Mu-so 取得成功之後,Naim 就集合了 25 位工程師,以 3 年時間去研發第二代,不但加入了新功能,而且聲效規格也進一步超越了第一代。第二代 Mu-so 和 Mu-so Qb 採用了鋁製外殻、全透明底座,配搭了新的拋光灰色飾面,Mu-so 接駁端子全部收藏在機側底部、Mu-so Qb 則是背面,機頂只有圓形輕觸控制面板,外形繼續簡約優雅。機身採用由實心鋁磚經 CNC 車床銑製的圓形旋鈕和散熱板,用料重手之外質感也一流。當中 Mu-so 2 的箱體容積比上代增加了 13%,可以提供更佳的低音性能,內部支撐及擋板也經過重新設計,提高剛度從而更有效抑制諧振。兩者前面板的標準黑色網罩也是新版本,增強了聲學透明度,而且可以更換為橄欖色、赤土色和孔雀色 3 種新顏色選擇。

更強單元及 DSP 效能

Mu-so 2 內部收藏了與 Focal 合力研發的 6 組單元,左、右兩邊各有獨立的高、中、低音單元,配合 Naim 全新的獨門擴音機線路以及供電技術,輸出功率可達 450W。至於第二代 Mu-so Qb 則設有同樣與 Focal 一同研發的兩組高、中音單元以及正前方一組低音,共 5 組單元,輸出功率為 300W,其他規格以及功能和 Mu-so 2 相若。兩者都配備了自家新一代 DSP 技術,讓一體式喇叭可以獲得更佳的立體聲效果。第二代 DSP 由 16 核心晶片負責運行,運算速度是上代單核心 DSP 晶片(150 MIPS)的 13 倍,能夠每秒處理 20 億個指示(2,000 MIPS),讓 Naim 技術團隊可以寫入更複雜、更精確、更多功能的數碼處理程序,讓調聲可以更還原到 Naim 的韻味。

 

功能及接駁

增設 HDMI(ARC) 網絡串流超齊全

第二代 Mu-so 和 Mu-so Qb 都配備了 Naim 最新的串流技術,而且加入了更多連接方式與使用方法。當中 Mu-so 2 增設了 HDMIARC)方便連接電視回傳聲效,可以作為一套電視音響使用。此外兩者都提供了數碼光纖、USB-A、模擬 3.5mm 輸入。內置了藍牙及雙頻 Wi-Fi(2.4GHz、5GHz),支援了 AirPlay 2、Google Chromecast、Spotify Connect、TIDAL 以至 Roon Ready、網絡電台,有線和無線連接都十分齊全。配備了多房間音樂串流功能,可與第二代的 Mu-so、Mu-so Qb、第一代的 Mu-so、Mu-so Qb 等器材配搭使用 ,而且支援了 Apple HomeKit、Google Home,可以通過智能家居場景操控,各種網絡功能兼容性都相當不錯。

 

操控及設定

操控盤實用有型 配套 App 詳盡設定

Mu-so 2 跟機提供了小型遙控,此外也可以通過頂部的圓形操控盤來操作,不得不說這個操控方式相當順滑、實用又夠華麗。操控盤設有接近感應器,手移近上面的燈光就會亮起,設有 15 個自定義輕觸式按鈕,提供了 5 組 Favourites 選擇、訊源切換、播放、跳歌等設定,也會有 AirPlay、Spotify 等的背光標誌。外面一圈是音量調節旋鈕,轉動時也會有對應的燈光指示,整體操作相當優雅有質感。配套的手機 App 是 Focal & Naim,介面夠直觀易用,可以方便地設定各種參數及功能,包括數量眾多的訊源進行選擇及排列,通過房間補償功能因應喇叭擺位調節音效,也可以設定鬧鐘、多房間串流等等。

音效表現

Mu-so 2:人聲細緻、層次感豐富、低頻彈性量感充足

Mu-so 第一代的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今次第二代則在分析力和低頻都再有提升。播 Taylor Swift《1989》、Anette Askvik《Liberty》,女聲清晰甜美、細緻有質感,有相當出色的還原度。人聲和音樂都細節十足,以一體式喇叭來說可算相當少有,甚至氣音、唇齒音都可以清晰聽到,值得一讚,表現足以媲美一套靚聲兩聲道迷你 Hi-Fi。中低頻營造到一定的音場規模,未至十分寬闊,但足以呈現到立體聲的左右音效走位。得益於相當不錯的低頻擴散性和層次感,讓音樂可以提供到幾好的包圍效果,而且能量感充足、低音彈性不錯,整體三頻相當均衡,有清晰細緻的人聲,也有動態充足的低頻,而且音色悅耳,由上而下有相當豐富的層次。當然,要留意 Mu-so 2 並不是 360 喇叭,在正前方才有最好的音效發揮。

 

第二代 Mu-so Qb:近似音色、音場較窄、依然細緻悅耳

再試第二代 Mu-so Qb,本來以為會有比較大的落差,但實際上這隻小型喇叭的音色和橫向座枱的 Mu-so 2 十分相似,人聲依然清晰、低頻有力富彈性,最重要是 Naim 那種悅耳調聲依然保持得到,恰當的餘音、適中的韻味,流行曲固然可以輕鬆應付,一些交響樂也呈現到足夠的動態和細節。當然整體音場會比 Mu-so 2 窄了不少,層次也不及前者細緻,不過以 20cm 立方的小型喇叭來說可算是超出預期。低頻下潛一般,但提供到不錯的動態和能量感,和 Mu-so 2 一樣相當爽快、有彈性,也有幾好的擴散性,當然後者的低音在量感、細緻度等方面又更上一層樓。人聲比起 Mu-so 2 會粗線條一點,而且大音量之下稍稍有一點箱聲,不及 Mu-so 2 淡定,不過這也是箱體所限了,以小型喇叭來說依然相當令人滿意。

 

規格說明
設備規格 詳細資訊
型式 一體式音響
將音響系統的所有元件整合於一個設備內,節省空間並方便使用。
串流服務 Apple AirPlay 2, Chromecast, UPnPTM, Spotify® Connect, TIDAL, Roon Ready, Bluetooth, Internet Radio
提供多種音樂串流平台的支持,方便用戶隨時享受音樂。
類比輸入 3.5mm x 1
支持傳統音源的接入,適合連接各類設備。
數位輸入 USB type A x 1;光纖 x 1;藍牙、乙太網路(10/100Mbps)、Wi-Fi(802.11a/b/g/n/ac)
支持多種數位音源的連接,方便用戶使用各種設備。
支援檔案規格 WAV, FLAC & AIFF – 最高24bit/384kHz
ALAC (Apple Lossless) – 最高 24bit/384kHz
MP3 – 最高 48kHz, 320kbit (16 bit)
AAC – 最高 48kHz, 320kbit (16bit)
OGG and WMA – 最高 48kHz (16bit)
DSD- 64 & 128Fs
Bluetooth - SBC, AAC
提供高品質音訊格式支持,滿足不同需求的播放需求。
內建擴大機功率 300W – (4 x 50W, 1 x 100W)
提供強大的輸出功率,適合各種音樂風格和使用環境。
尺寸 210mm x 218 mm x 212 mm
顯示設備的物理尺寸,方便用戶安裝。
重量 5.6 kg
表示設備的重量,易於搬運與安裝。
相關評論

Naim Mu-so QB第二代

文‧戴天楷 圖‧蔡承融
 

在Naim推出Mu-so之前,音響廠商還不那樣認真看待一體式音響。Bowers & Wilkins算是先鋒,漂亮的Zeppelin飛行船,透過Dock連接iPod,預示了數位播放的風雲年代。不過,Zeppelin卻在串流播放上,因為緊抓蘋果,讓後進者超車了。這個搶上領先順位的黑馬,就是Naim的Mu-so。

樹立一體式音響的典範-結合數位、主動、無線

Naim看準了音響市場的走向,把數位、主動、無線三大趨勢結合一起,打造出Mu-so。從此以後,市場上同類型產品開始風起雲湧,競相出頭,時至今日,六年過去,Mu-so所建立的典範,仍無人突破。

什麼是一體式音響?就是英文講的All-in-one。一套音響需要訊源、擴大機、喇叭,把這些全做在一個機箱裡,就成了一體式音響;你甚至可說,這其實就是一個音樂播放系統。

以前,床頭音響興盛的年代,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床頭音響,體積不大,功能齊全,有的還可以裝電池,出門可以帶著走。其實,那就是All-in-one一體式音響的概念。但這種音響圖的是方便,是簡單,是便宜,倘若聲音還過得去,那就算賺到了。Mu-so可不這麼認為。
 


Naim要Mu-so不但功能向前看,符合時代需求,更要好聽,讓對音質挑剔的用家也能滿意。Naim可是Hi End音響老牌,就算是一體式音響,也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第一代的Mu-so,在2014年於慕尼黑音響展推出,立刻引起關注,郭總編說它音質細膩美妙,在當時可謂是同類產品中的冠軍。2016年,Naim又推出了Mu-so Qb,一改Mu-so長方造型,反成立方的冰塊形狀。兩種選擇,讓喜歡Mu-so的人,不必受限於櫃子檯面的寬度,就算床頭櫃、轉角桌都可以放。

時過,境不遷。Naim當年的眼光如何犀利精準,現在全都清楚了—數位、主動、無線的趨勢越演越烈,如今,幾乎所有人都往這裡靠攏。但是,趨勢依舊,技術可會進步。Naim在Mu-so推出多年後,將產品全面改版翻新,設計概念仍在,軟體硬體則都有改進。
 


看不見的進步-單體和Wi-Fi模組更新

第二代的Mu-so同樣保有長方體的Mu-so和立方狀的Mu-so Qb兩款,編輯部這次拿到的是第二代Mu-so Qb。開箱Mu-so Qb是件輕鬆愉悅的事。平日我們開箱器材,Hi End音響多的是又大又重者,往往得招呼同事幫手。這Mu-so Qb可簡單,一個人就輕鬆搞定,5公斤餘的重量,捧在手上也不顯重。

外部設計看不太出兩代的差異。單體安排仍是左右聲道各一顆軟半球高音和一個中音單體,以一定角度toe-out發聲,低音則是左右聲道共用一顆跑馬場狀的橢圓低音,兩側再各有一個橢圓的被動輻射低音。不過,原廠表示,第二代Mu-so的中音和低音單體經過重新設計,是Naim和Focal的研發部門合作開發的訂製單體。

內部的擴大機包括了4組50W放大模組,分別推左右聲道的中、高音,另有一個100W的擴大機推低音;總功率達300W。這些些基本配備都不變。但Wi-Fi模組更新後,適用於最新的Wi-Fi協定,傳輸速度較之前提升5倍,且支援2.4GHz和5GHz雙通道。
 


運算核心效能提升13倍,支援語音助理操作

Naim從Mu-so開始,設計了時尚漂亮、手感一流的圓形轉盤控制器,上方面板可觸控,外圍的金屬環則是音控。第二代Mu-so的控制器新增了功能,觸控功能多達15項。另一個漂亮的元素就是它的面網,Mu-so的面網不是平面的,而是波浪狀弧面,在燈光下尤為好看。Naim Mu-so的標準色是黑色,若想換其他顏色,可另行購買Naim所提供的橄欖綠、赤土紅和孔雀藍三款網罩。
 


最大的改變當屬內部的軟體。第二代Mu-so採用了全新的多核心處理器,運算速度是第一代內建處理器的13倍之多,可因應更高速的DSP運算,這連帶使得聲音表現更進一步。第二代Mu-so延續第一代的便利性,透過Naim自家的App,可以整合家中多部Naim的串流器材,不管是其他的Mu-so,或是Uniti系列產品,可做多房播放控制。Naim引以為傲的數位串流技術讓串流播放,不但便利、順暢,而且還有好音質。新一代Mu-so更可與Apple HomeKit與Google Home整合,透過手機的語音助理來進行操作。
 

 


結合串流服務,搭載Roon Ready

第一代Mu-so已經很好用了,但第二代Mu-so更方便。它支援AirPlay2和Chromecast,因此,家中Wi-Fi無線串流還結合了多房操作的可能。透過UPnP有線網路連接,可以聽網路廣播,也可播放自家NAS裡的音樂檔案,透過Naim App可以輕鬆選曲。第二代Mu-so也支援更多串流服務聯結,如果你是Spotify、TIDAL、Qobuz的訂閱會員,經過設定,就可以直接用Mu-so來播放音樂。它也具備Roon-Ready的認證,要是家裡已建立了Roon的音樂播放系統,也可以把Mu-so整合到Roon裡面,透過Roon的播放介面,以Mu-so作為音響來聽音樂。

除了網路串流以外,第二代Mu-so仍具備一些簡單的、傳統的連接方式,例如藍牙、USB、數位光纖、類比輸入(3.5mm)等。第二代Mu-so站在前代的肩榜上,比第一代更強,應用面更廣。
 


安裝手續親民簡單,隨插即用

Mu-so最好玩的地方在App;iOS和Android裝置都可下載。這種一體式音響,尤其是數位串流器材,聲音表現不是重點,使用上容易操作,是否親民簡單,才最重要。Mu-so從第一代起就很簡單。開箱後,把它放到定位,網路線接好,電源線插上,就開機了。點開App,馬上就會抓到網域內的Naim串流器材,如果你有多台Mu-so,或有其他Uniti系列器材,App上都看得到,單用一台手機,就可以操作全家的Naim器材。在使用的親民度上,Naim做得非常好。

生活化功能增情趣,DSP調整要設定

再來,所有的功能,都在App裡。好好探索,就會認識Naim第二代Mu-so Qb的好。除了串流服務都在這裡,輸入選項也可透過App來選擇。有趣的設定還有鬧鐘功能,設定好時間,就等著每天早上Mu-so用音樂把你叫起床。自動休眠功能,讓你可以聽著音樂入睡,時間到了Mu-so會自動關機。

Mu-so也有簡明的DSP聲音調整。根據你擺放Mu-so的位置,看是貼牆擺,還是擱牆角,抑或是離牆超過25公分,DSP會適度調節低頻量感,以維持聲音的清晰度。它還有Loudness響度強化功能,在小音量下可以讓你聽見更完整的動態。這些聲音調整很重要,調對了,你才會聽見Mu-so和Mu-so Qb的真正實力。先前Naim的業務經理來台,就表示很多經銷商在展售時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錯過了一些潛在客戶。如果你對Mu-so有興趣,去試聽時,別忘記用App調一下聲音設定,調對了,它才顯得出魅力,你才不會錯過Mu-so。
 


Mu-so Qb聲音開放自然、乾淨清晰

Mu-so Qb的聲音跟Mu-so不太一樣。Mu-so受益於箱體更大,而且長方形狀使左右聲道得以拉開,即便一體式音響難求音場,但與Qb相比,Mu-so的音場還是拉得開一些。此外,Mu-so是低音反射式,Qb是密閉式,加上Qb還有兩只被動輻射低音,聲音聽起來,Mu-so要開放活生一點,Qb則顯得濃郁飽滿一些。

我沒辦法告訴你兩代產品間的聲音差異,但這台二代Mu-so Qb一開聲,就充分展現出它的聲音魅力。聲底乾淨清晰,細節和微小訊息亦可聽聞。難得的是它幾乎沒有箱音,就算音量開超過2/3,也不見混濁。而且,即使是一體式音響,卻沒有悶聲感,Naim透過特別的中高音toe-out設計,讓聲音顯得開放又自然。

誘發音樂裡的香氛
 

聽Dietrich Fischer-Dieskau演唱舒曼的「詩人之戀」連篇歌曲,他的歌聲中氣充沛,透過Mu-so Qb放出來,還帶著一點明亮的愉悅感。德語的咬字和發音特質,都能一一聽聞清楚,那也是演唱的一部份。聽見歌手的吐息換氣的節奏,更顯歌唱的活生。鋼琴伴奏是Alfred Brendel,作為獨奏家的他,伴奏時卻能引出Fischer-Dieskau的情緒和性格,讓這詩人之戀聽來更富詩意。Mu-so Qb不因為它只是一台體積小小的一體式音響,就只能當作玩具,它也能夠誘引出音樂裡的香氛,使人著迷。

歌聲渾厚飽滿,形體扎實,層次清楚
 

我從第一代Mu-so Qb時代,就很欣賞它播放搖滾和流行樂的表現。聽Lou Reed的「Walk on the Wild Side」,序奏的以貝斯和吉他起首,然後加入鼓組,再來則是Lou Reed的歌聲。

這裡的貝斯又Q彈又見得弦振細節,那種表現如果是在一般的兩聲道音響系統上,我一點不懷疑,但在Qb上聽見,我就驚奇了。至於Lou Reed的歌聲渾厚而且飽滿,咬字清晰、形體扎實,聽來真好。
 

再聽Queen的「Bohemian Rhapsody」,那些合音一層一層,伴奏層層疊疊而上,卻從未見含糊。Freddie的歌聲嘹亮、情緒豐沛。當然,如果這是兩聲道系統,可以聽見混音帶來的音場效果,但在Mu-so Qb上聽來,音樂卻不減其青春活力。

我試著把Mu-so Qb靠近牆壁擺,聲音會再厚實一點。換做放牆角,靠著牆面反射,聲音還會更立體一些。如果我有一個Mu-so Qb,我可能會想辦法找個牆角來安置它。

全家人都會愛上它

我上一次評寫Mu-so Qb時,說它是一個音樂放送的基地。第二代的Mu-so Qb,功能更豐富,操作更流暢,聲音表現依然傑出。如果你想在書房、臥室或餐廳聽音樂,或者想在客廳角落擺一個可以放送音樂增添生活情趣的音響,Mu-so Qb相當適合,一台機器搞定所有聽音樂的大小事,而且全家人都學得會操作,何樂不為?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